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听李定广老师讲古代诗词与当代青年有感

2017-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灰灰心好累

       在初中和高中那时,语文课上总会有很多的诗词要求背诵默写,当时很多人都是叫苦不已。我虽然也觉得背诵和默写苦不堪言,但是这一首首有韵律的诗词背后,也会有让人热血沸腾的豪迈气魄,有让人感受到美好情感的婉约凄美。从那时起,我就对于中国的古诗词和传统文化颇感兴趣,心情低落时就经常会去读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佳作,羡慕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赞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必在意过去的失败,努力前进。诗词里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深藏着感人至深的情感。

       偶然间看到辅导员在朋友圈转发的李定广老师的沙龙《古代诗词与当代青年》,他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学术总负责人,这档节目在看到名字的一刹那,我就被吸引住了。寒假在家里电视上有播出就一定会去看,平日里闲暇时也回去网上搜索观看,所以立即决定报名,而我又运气不错,竟抢到了那1/15的名额。作为一个算是理工科的学生,其实参加这样文艺的沙龙,感觉还是有些奇怪的,但是谁说诗词一定是文科生的专利呢?谁又规定理科的就一定只能沉浸在数理化之中……

       在沙龙中,听到曾经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主席称呼中国为诗国,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唐诗已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这是真真切切地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并非我们自我安慰的称谓。然而其实很多人听到这里会莫名地震惊,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过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还在沉睡。甚至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仿佛已经抛弃了自己国家的文化,而变得十足地“西方化”,理所当然地以为西方的才是更好的,多么可悲。

       以前听说过一件事,一对情侣在平安夜那天晚上12点时相拥在一起说道:“又过了一年!”。又过了一年吗?曾几何时,平安夜竟成了中国人的新年了吗?想想就觉得害怕,而除夕春节在我们心里还剩下多少位置?不免感觉心有些隐隐作痛。平日里,同学们偶尔可能会从嘴里蹦出那么一两句诗句来,而前半句或后半句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或许还得怪自己学艺不精……也或许,这并不能完全归罪于年轻人,毕竟在晚清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中国并深深影响了中国年轻的一代。

       我们需要去建立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要知道在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等方面,我们已经跻身世界之前列,即便是美国也不敢轻易地犯我中华。我们现在缺少的仅仅是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识,是在复杂国际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精神独立性和民族生命力的关键因素。文化于我们,也许更重要的是一种幸福感的根源,是一种精神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爱恨情仇之所依,没有中国文化,所谓的“中国人”也就没了意义。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文化心态,是对我们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心。

       在听说韩国设立自己的文字也才仅仅70年,却将我们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拿去申遗时,心中有没有流过一丝愤怒?在韩国巅峰诗人与我们唐诗之间的较量比对中,在得知韩国巅峰诗人仅仅是我们唐朝三流诗人的水平时,心中是否激起了无限自豪!在读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丽诗句时,心中有没有燃起一团希望之火,蓄积起一股力量,那力量倔强到无论如何都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心底里有没有泛起一丝思念亲人的情感,并希望自己的亲人都能够享受长长久久的美好的生活……

       在中国以诗词为首的传统文化是如此魅力无穷,又如此博大精深,深谙儒道法佛互补的精神之元,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德操,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散发着百花齐放的文学魅力,中又恪守着以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并蕴含求同存异的文化兼容精神。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并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古代诗词与当代青年的这堂课所学,中国的古代诗词需要年轻人去不断学习并挖掘其中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需要我们来传承下去,这便是我听李定广老师沙龙的最大受益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