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阅读札记2:化繁为简地讲故事,是不需要酒的

2020-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五点晨起的赫拉
化繁为简吧

阅读篇章:《深度思考》第3-5章

阅读内容:

这个部分作者回忆了在大学里的那些对后来的职业和生活影响很大的经历。比如她选修了“新浪潮电影”这门课,还比如她在修文学学位期间学习到了结构主义,这些经历让她感受到多角度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这个收获让她在欧莱雅和盖璞公司工作时都获益。

在大三这一年,作者去法国度过了一个学期,认识了一个叫弗勒的女性室友,这个人身上的为了目标敢于打破规则这个特点,对作者影响巨大。

大学毕业时作者还是不清楚自己该找什么样的工作,但是她搞明白先得离开自己不喜欢的,对于自己渴望,比如生活在法国,可以一点点靠近这个目标。

阅读感悟:

1、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就极其渴望在上海生活和干点什么不一样的事儿。如今我来上海八年半了,在这里成家立业,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读这两章时,我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因着对一个地方强烈的执着,我们最终定会与它亲近。

2、看类似纪录片一样的电影,真的能这么神奇地培养我们换位思考的能力吗?其实我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我是愿意相信这个观点的,因为至少这类电影能让我们知道得更多。

我想起年初定的目标清单里有一项:看一百部电影,这一年只剩下一个月了,我好像完成了还不到十分之一呢,难怪,这个换位思考的技能还没到家。

3、关于为了目标打破规则,我特别赞同,是带点崇拜的赞同。我们公司,现在很鼓励24小时牵挂工作,可能是缘于热爱,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时候很多模块的,需要我去平衡安排,而且需要找出来一根主线,将这些串起来。

4、我很好奇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其实作者讲了很多让她能成为深度思考者的故事,那么问题来了,她一路走来肯定是经历了很多故事,为什么就选择了这些故事?这背后的遴选标准是什么?在写作本书之前,她肯定是有一个故事清单的。

我如果有一天也回头思考自己如何成长为当下的自己,那我会选择哪些故事?

我想起来以前在一个读书俱乐部里,每年都有一个经典的活动,就是选择十张图片做PPT《图说我的20XX年》,然后借着PPT上台去分享。

我每一年在选图片的时候都纠结,就十张,太难了。我的逻辑是先翻一翻年初定的目标,然后选择和实现这个目标相关的图片。

但是这本书的作者显然不是这个逻辑,她是不断在问自己:我走到今天,哪一点特质最关键,又是什么促成了我身上这个特质的形成,这些促进因子背后的故事,就是我想分享的。

我喜欢这个逻辑。不从目标,而是从现状出发,来分析,本身就是对当下自己的一种认可。其次,她提炼的特质就一个——深度思考,这很难的,因为如果是欣赏自己的态度来回望,会觉得有好多的因素促成了自己的阶段性胜利,很难只择其一。

化繁为简的背后,就是深度思考,这是当下我需要提升自己的首要方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