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古诗词硬读《随园诗话》读书

硬读《随园诗话》(95)

2019-01-20  本文已影响256人  真老实人_425a

       卷三(四)

       王梦楼侍讲云:“诗称家数,犹之官称衙门也。衙门自以总督为大,典史为小。然以总督衙门之担水夫,比典史衙门之典史,则亦宁为典史,而不为担水夫。何也?典史虽小,尚属朝廷命官;担水夫衙门虽尊,与他无涉。今之学杜、韩不成,而矜矜然自以为大家者,不过总督衙门之担水夫耳。”叶横山先生云:“好摹仿古人者,窃之似,则优孟衣冠;窃之不似,则画虎类狗。与假人余焰,妄自称尊,孰若甘作偏裨,自领一队?”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

       侍读,1.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2.官名。宋高承 《事物纪原·法从清望·侍读》:“唐明皇开元三年七月,敕每读史籍中有阙,宜选耆儒博硕一人,每日侍读。故马怀素、褚元量更日入直,此侍读之始也。”宋有翰林侍读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称,适合;相当:称体。称心。对称。匀称。

      家数,指家法传统;流派风格。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世之技艺,犹各有家数。”

       衙门,旧时官署的称谓 ,即政权机构的办事场所。其实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衙门的别称是六扇门。猛兽的利牙,古时常用来象征武力。“牙门”系古代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当时战事频繁,王者打天下,守江山,完全凭借武力,因此特别器重军事将领。军事长官们以此为荣,往往将猛兽的爪、牙置于办公处。后来嫌麻烦,就在军营门外以木头刻画成大型兽牙作饰,营中还出现了旗杆端饰有兽牙、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于是,营门也被形象地称作“牙门”。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设置总督职位。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典史,古代官名,设于州县,为县令的佐杂官,但属于“未入流”,即无品阶。元始置,原本职责是“典文仪出纳”。明清两代均有设置典史,是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典史属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职外官,清代别称“右堂”“少府”等,由儒士、吏员除授。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事,无所不管。因此,清代称其为杂职首领官。清律严禁典史受理词讼,但遇知县公出,可受权代理审案,在典史廨(也称“巡捕衙”)办公,下设攒典1人协助办事,百姓习称为“司爷”“捕廉老爷”“四爷”等。典史职务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属于“朝廷命官”。

       朝廷命官,受朝廷任命的官吏。

       叶燮(xiè),(1627年~1703年),清初诗论家。字星期,号已畦。吴江人。曾以浙江嘉善学籍补诸生。晚年定居江苏吴江之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叶绍袁、沈宜修幼子。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任江苏宝应知县。任上,参加镇压三藩之乱和治理境内被黄河冲决的运河。不久因耿直不附上官意,被借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尚有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和诗文集《已畦集》。曾经开馆授诗,从叶燮学诗的人很多,其中沈德潜、叶长扬、张锡祚、薛雪等后来都成为一时名士。

       优孟衣冠,本义指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比喻戏曲艺人、演员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画虎类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假,本处意思为借用,利用。假借、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偏裨,是指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汉书·冯奉世传》:“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裨,到陇西 ,分屯三处。”

      本人翻译:

       王文治侍讲说:“作诗如果要谈家法风格,似乎与做官与衙门的关系有一比。衙门当然以总督为大,典史为小。但是,在总督衙门的担水夫,与典史衙门的典史相比较,则宁为典史,而不为担水夫。为啥呢?典史虽小,尚属朝廷命官;而担水夫所在的衙门虽尊贵无比,却与他无关。如今学杜甫、韩愈不成者,而矜矜然自以为大家者,不过是总督衙门的担水夫罢了。”叶燮先生说:“好摹仿古人的,学得像的,也是摹仿而已,恰如演员唱戏,毕竟不是真人;摹仿不像的,则更是画虎不成反类狗。作诗者与其假借他人气焰,妄自称尊,怎么比得上甘作偏将,自领人马驻守一地,展露自己的风格?”

       真老实人言:

       叶燮曾经开馆授诗,成就卓然。他要求作诗者正确处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先学习古人,“痛去其自己本来面目”;久之,“又能去古人之面目”,而“卓然自命”。我的理解:先循形像得似貌,后取精髓求其神。形神俱备觅蹊径,别开生面做新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