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时光总在弹指一挥间匆匆而过,我们依依惜别了温情脉脉的五月,满怀热心的迎来了光明灿烂的六月。六月是属于孩子们的,六月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家长最大的愿望在舞台上看见自己孩子的身影,哪怕动作不到位,只要孩子全程参与了这个过程,孩子在舞台上展现了自我这就够了。作为老师我考虑的是舞台效应,送上去的节目达到视觉效果,比不上《千手观音》的精准,但要整齐。
从选节目,到审核,排练,彩排,正式出演,每一个过程都是老师汗水和泪水的交织。五月十号进入了紧张的“六一”的排练。每天我会接到很多电话,“胡老师六一我们家宝贝有没有跳舞”?“胡老师去年你出车祸不在,我家孩子没跳舞那今年呢”? “胡老师跳舞的时候能不能把我们孩子放到前面,个子太小后面看不见”。“胡老师……”…… 白天没时间回应,晚上回家我一个个推心置腹的交谈。 家长们的建议,方案,“六一会议精神”,就如同大山一样压着,感觉呼吸都困难。
不要因为“六一”而“六一,”但是谁不想把孩子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六一”五彩斑斓的盛会上?
我们在做教育,教育是一项很神圣的工作,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孩子。教育的初心不是为了迎合家长。我有时在想,什么样的教育是家长满意的呢?真诚的和家长沟通交流后,最终确定了四十个孩子上“”六一”的方案。一时间我真想把手机关机或者调到静音状态。
每年六一,在幼儿的选择上我很纠结。跳的好的往往都是女孩子,认真踏实,节奏感好。而男孩子贪玩,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所以班里几乎都是“女将出马一个顶俩”的盛况。
排练中挑战的不仅是老师的耐心、爱心,更多的是高度的职业使命感。但这些背后,往往都是酸楚。爬的动作,女生会认真的爬下聚精会神的看老师想接下来的动作。男生不一样,爬下好奇的研究地板的图案。毛豆竟然大喊“胡老师,我找到了一根黑色头发,是你的。李老师是黄色的,你是黑色的”,所有的男孩子围着毛豆看头发,争着呛着说自己妈妈头发的颜色。女生也被黑色头发吸引了,蜂拥而至,整个教室炸了锅,都在讨论头发的颜色。“我妈妈是黄色卷发”,“我妈妈是红色长发”,“我妈妈是黑色短发”, “胡老师是黑色马尾”。孩子们完全沉浸在头发的世界里津津有味的讨论着……我感觉自己的肝都在颤动,没有一点力气继续排练。眼泪在我的眼睛里打转,心又疼又气………我是什么时候出去的他们没有察觉,我进来的时候还在讨论,不得不承认孩子的世界里,有说不完的奇思妙想 。
冷静沉思了一翻,进教室第一件事情融入到孩子们的“头发世界”。我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我的头发,李老师的头发,还有个别幼儿的头发有什么不一样,用手摸一摸谁的发质光滑。告诉他们染发,烫发对头发的损伤性,心灵才是最美的风景!
表扬了毛豆,细心,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给他贴了象征性的鼓励小贴画。“下午,胡老师选你站在前面跳舞,你可愿意?看看你能不能跳好。”毛豆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胡老师,我一定能跳好。”下午排练,毛豆跳的特别认真。我把一个象征奖励的小五星贴在了他的头上。他那天特别遵守纪律,比以前听话多了。
第二天早晨,我发现毛豆的头上还贴着个小五星。也许是平时我们不重视他了,他对老师这一次小小的表扬就特别珍惜。
每个孩子都想表现自己,都需要表扬和鼓励。老师又为什么吝啬自己的表扬呢?应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多给幼 儿一些鼓励和表扬,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通过毛豆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要让孩子要有独立思考能力,要有行为约束能力,要有环境适应能力,对孩子的爱是让他飞,让他有选择权力,对孩子的爱来源于生活,让他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和展现自我的能力。孩子需要表扬,渴望表扬,不经意的一句“你真棒”对孩子是一种自我的肯定,一种心灵上的鼓励。人的很多情感观来自于最初的地方,而幼儿教育是认知,情感 ,态度 培养的启蒙家园。
后期 “六一”的舞蹈我没有做太多的要求,以孩子为主,开心是舞蹈的魂。愿孩子们像一群小鸟 在小龙人这片蓝天下自由的翱翔,因为这里是梦幻般的乐园;愿孩子们在小龙人愉快充实的玩耍,因为这里是他们成长的摇篮。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童年,我们共同愿景:让最美的童年发生在这里!
我感谢这次“头发事情”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更多的关注像毛豆这样渴望表扬的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教育应给予孩子美好的期盼与希望,给孩子一种前进的勇气与力量。教育应该在孩子的双翼上,安装好发动机,努力推动孩子主动成长。但教育工作者,有时由于没有理性思考,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常常说出不经意的语言却在为孩子的发展贴负面标签,因而埋怨生源、责怪孩子,而未能在开发孩子潜能、激发孩子追求、培养孩子特长、创造有特色的教育上大做文章。这是一种典型的"不为成功找方法,而为失败找理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寻找机会,善于提供最好的教育,让孩子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快速成长。
从小学开始,我就偏科。语文老师天天夸奖,时时鼓励:“胡静,好好学习,你有很大的潜能还没有释放……” 每节数学课,都会祈祷数学老师请假。每次课上我被贴标签的次数最多。“胡静,你怎么这么笨? ”、“头发像鸡毛掸子” 、“肉头”,等等,这是我听的最多的。
那段时间我很自卑,甚至不愿意面对自己。所以我讨厌学数学,更讨厌数学课。
数学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让孩子对号入座?为什么要给孩子的发展设一个框?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更多的希望?为什么不能给所有孩子以力量、以激励?如果数学老师这样说: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特别大的发展空间,都有自己伟大的梦想,都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潜力,迎接新的挑战,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共建最好的班集体,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创造新的成功。这样的话语就能点亮所有孩子希望的火光,不断激励所有孩子勇敢追求,孩子们也会在不断的奋斗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教师不经意的语言,却在为学生的学科发展贴负面标签,这既不利于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自身,孩子就慢慢在这样的负面标签中失去了自信、自尊,失去了好奇、灵气。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都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给孩子美的享受,给孩子激情与勇气,给孩子无限的希望与期盼,孩子的精气神就会得到激发,他们就能在师爱中愉快地成长。 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导师,是梦想引领的育苗人。我们的教育要善于点亮孩子希望的火种,培植起孩子坚定的信心与执著追求的勇气。我们的教育要给孩子一个辽阔的世界,让每一个孩子充满向往与好奇。我们的教育要给孩子无私的高尚的爱,让孩子们在爱中奋勇前行!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胡静,笔名冰静,文科女,1990年初生于宁夏固原,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现供职于宁夏报业小龙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