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领读Day8: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今天我们一起来共读《好好学习》第一章第四部分: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这一节比较长,我归纳了三点:
1、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重新明确了“斜杠青年”的定义,并不是有多个兼职就算斜杠青年,在有多个兼职的情况下,所谓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增加的往往只是一个“能力假象”,你也许更多的只是多了一份经历,但认知深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斜杠青年应该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的结果。十个麻雀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只雄鹰,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那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以斜杠青年的代表马斯克为例。表面上看,马斯克是跨界从事了多元的领域,但实质上,这是马斯克看问题看得足够深刻的结果。在一次访谈中,埃隆·马斯克说,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罢了。因为马斯克有了这种认知深度作为前提,我们才能见到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SpaceX和特斯拉均由同一个人创办。事实上,在马斯克眼里,它们都是一回事。
2、一个人,要活成一支队伍
提升认知深度,不是仅仅学习专业领域知识就可以,相反,你要多元跨界,这里的多元可不是前面提到的简单多元,而是一个人,要活成一支队伍。想要做到极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肯定不够,你还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并一定要突破专业限制。
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文学,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但在实际工作中,各个专业之内不可能进行单独运行。一个市场营销的问题,背后往往涉及法律、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因素。
成甲在书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英国有一家保险公司,要在非洲的热带平原上修建一座写字楼。在这个气温白天高达40摄氏度而晚上可以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的地方,公司对建筑设计师提出的要求是:建筑外貌迷人、功能一应俱全,但是不准使用空调设备!
这个问题对于绝大多数专业建筑师而言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建筑业的解决方案最终来自生态学。一个懂生态学的建筑师联想到了热带地区的白蚁能够常年将蚁穴的温度精确地控制在30摄氏度上下。结果,他不仅完成了这个建筑任务,还开创了建设设计的全新领域“自然拟态工程”,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
3、我们应该学什么?
在作者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比如,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会研究到地理和人类文化;而研究人类文化,就一定会进入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领域;而如果你对外语感兴趣,也会从语法学习延伸到研究语言产生、文化变迁等。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临界知识”。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在介绍这些知识,我们学习和掌握起来都比较方便。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
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
从临界知识的角度来看,这些“无用”的知识,可能会在战略层面上为我们发挥“大用”。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价值。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学什么?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都应该学。但是,大多数人投入了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却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晨星写于2022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