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06 罗马人的故事1 01

2019-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Lucy茜茜

今天读完了《罗马人的故事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很奇妙的是,小时候学英语的时候常听到这句话,在时隔这么多年之后我在这一本书里知道了它的由来。

为什么会看这本书,也许是因为从去年就看着小麦一路读到今年刚刚读完了最后第15部,一套书陪伴一年的感觉应该很棒;也许是因为缘分到了,微信读书里好些书打开读几句就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了,有一天打开这本却读下去了,自觉很有趣;也许是因为每每一看到历史书就血液沸腾兴奋不已,屯了一堆都没怎么看。就这么开启罗马之旅了!

波利比乌斯指出罗马仅用了53年的时间(第二次布匿战争至第三次布匿战争开始的第一年)就成就大业,就处于任何政体之下。而本书作者认为罗马帝国建成不是起于这53年,而是追溯到扎马之战前的500多年的过去,不是五十几年,而是五百几十年。本书,整个系列的第一册就是写的这段时间的罗马故事。

第一次写历史书的笔记,用微信读书当小说看一页页就翻过去了,偶尔停下来思考却也有想要再读一遍理清历史脉络,归纳罗马人的事迹的冲动。且但凡读书读到有些地理地势时就很想对着地图边看边了解,对罗马起源于七个小山丘特感兴趣,也喜欢看地图,但愿在看第二遍时可以画一些小地图从空间上来感知罗马人的故事。

今天我想从全书最后部分的小结聊起。

学史需面对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传递当时时代气息的史料,也称原始史料,却不一定非出自当时时代人之手;第二手史料是后世的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史学家写的史书。盐野七生认真查阅了四部原始史料:

1. 李维的《罗马史》

2. 波利比乌斯的《历史》

3. 普鲁塔克的《列传》

4. 狄俄尼索斯的《古罗马史》

除了第一位李维是生活在罗马繁盛时期的罗马人之外,其他三位都是希腊人。罗马人为了让祖国同胞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详尽记录下来自是不必说,那为什么另外三位是希腊人呢?

为什么拥有如此高度文明的希腊会衰退,罗马却得以持续发展?

盐野七生认为这是所有正常心智的希腊人都迫不及待想知道的,渴求知道的,也是这三位写罗马史的动机。

为什么在相近时代诸多其它史料之下盐野七生选了这三位呢?她做了具体的分析,令我不得不欣赏她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提问题的能力。

1. 态度。他们都是从体系出发,而不是从精神层面去追溯。

我更倾向于兴盛的原因在于当事者建立起来的体系。最容易动摇的是人的内心,你可以努力说服大家改变想法,但是,要所有人都如你所愿是不可能的。只有大家觉得非改不可的时候,大家的想法才会一致。为此,只有体系是要害之所在。

这段关于体系与人心的思辨,亦是一针见血。

2. 生于基督教普及之前。出生自东方,从小没有受过基督教育和洗礼的我应该是很难理解基督教对大部分西方人及西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后有时间可以好好了解一下。作者认为不是基督徒就可以摆脱基督教的伦理和价值观。当你怀带一种价值观,且其深入骨髓时,很难不带有其色彩的去解读历史。

3. 先于法国大革命后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

不受理念的约束,自然而然的正视现实。存在理念差异的体制中,即使这样的体制有好的一面,但是因所持理念存在差异,那么久很容易偏执于理念正误,而失去了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我认为这一点与第二点很像,都是每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后,很难用身处当时的情景去写史。

4. 三个处在正在衰退中的希腊的希腊人识别问题能力的迫切感。自然就回到了刚刚的问题:为什么拥有如此高度文明的希腊会衰退,罗马却得以持续发展?

我想把这个问题留到第二遍读完后再写。

最后,关于盐野七生提的问题:法国大革命之后到现在,为什么我们越是高唱自由、平等、博爱,现实就越是远离自由、平等、博爱?她也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这个问题的模式可以套用很多其他方面,比如为什么我们越是追求财富自由,现实就是越远离财富自由?为什么我们越是追求安定,现实就是越远离安定?为什么我们越是追求幸福,现实就是越远离幸福?这是个值得思考的一系列问题,或许有了一个答案,其他问题都可以一一解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