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物联网发展1000问之26如何学会从抱怨中寻找机会?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往往都爱抱怨几句。可是如果能回过头来仔细找找自己不满的原因,也许其中大有商机,所以学会从抱怨中寻找机会吧!
通常我们说能够找到的市场机会,大致会来源于几个途径。
每个人最通常的做法是从自己熟悉的行业,或者从事的工作开始,因为熟悉,所以驾轻就熟,很多人都说,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敢轻易尝试。
这就会形成一个无形的闭环。强大的思维定势或者让我们愿意顺着自己习惯的思路去做事,这就是导致很难突破的重要原因,因为你始终处于甜蜜区。
更多的成功或者创造奇迹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抱怨中的机会!
做企业的初衷
先讲两个共享经济的案例,一个叫优步,一个叫AIRBNB。
因为打不到车,所以想颠覆出租车行业;因为找不到房,所以又想颠覆出租房的市场。
至少目前来看,他们已经是成功的颠覆了一下基础的市场。这两个案例我不想多谈,谈的太多了。我想讲下我们身边的案例。或者我们自己的抱怨,看看能不能带来机会?
衣食住行中的各种抱怨,已经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刷新了我们的认识。放眼去看,几乎我们去问问那些创始人,去做这些项目的初衷是什么?差不多都是因为受到各种不公,各种刺激,由此开始了反抗的过程。想着自己来改变不合理的现状。
我的一位朋友,也是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帮助其做咨询的企业,他是60后的企业家。和大多数的60后、70后一样,我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呢?是家里的老人问题吧。
因为我们在年龄上属于人到中年,在生活中属于中生代。我们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中。也许我们都有兄弟姐妹们,可是大家都非常非常的忙,慢慢的家里的老人就处在一个无法照顾的状况了,怎么办呢?
走上养老创业“不归路”!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讲的是“百善孝为先”,所以大多数时间我们拒绝养老院,居家养老成为主要的选择。怎么能更好的照看家里的老人呢?
我的朋友给我讲他最早开始做养老的初衷,是琢磨怎么能更好的让家里80岁的老母亲与自己进行交流,于是他开始做了一个“随时亲”的健康养老平台。
应该说这条路是非常非常艰难的,因为通常我们看到政府和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那一定是相当艰难的问题。
过去三年里,我跑了很多的城市,从南到北,从国内到国外,各地政府,社区管理者,社区的 公益组织,还有大量的志愿服务人员,大家都在想办法破解居家养老的问题,不过很遗憾,至今无解!
不停的试错、摸索
我们因为在中关村,有些科技方面的优势,于是在五年前就试图破解这个难题。
我们在随时亲的平台基础上,联合了医疗健康领域的近200多家企业,组建了中关村大健康专委会,然后在此基础上最终选择了20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磨合成“中关村科技助老健康管理平台”,这是建立在五年多的摸索中得到的启发。
一开始我们做大健康的时候,实际上是把健康和医疗混淆起来的,后来我们发现,由于所在的定位不同,医疗问题我们不能动,就像苹果手表只能做健康监测一样,因为我们不是医院,缺乏医疗资质。
这样我们就下决心着力解决健康管理的问题,这是一个全体系的问题,只不过老人更需要而已。
为了检验我们的平台上各种产品的功能,我们进入到各个社区进行推广。不久就发现,养老问题可不是简单的健康管理的问题,它是个综合性的难题。
因为,你去看,老人最关注的的首先是人文关怀,是精神层面的。也许就是聊聊天,也许就是社区中的同龄人之间交流下,那就是最简单的幸福。
而健康问题往往和慢病关联,因为年龄到了,身体上的各种毛病就都出来了,而家里的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照顾到,所以最终就成了一个大的社会问题。
托老所和托儿所未来走的路线是一样的,可是儿童因为还没有独立的思考,更多是父母家长包办,老人可不是,都是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说起来是老小孩,那可不是真的小孩!
暖老计划的启动
后来,我们提出了“暖老计划”,把整个养老问题往文化精神层面打造,所谓的暖老计划提倡的是“四暖工程”。
第一就是“暖心”,先解决交流的问题,先解决思想的问题,想办法在文化生活方面让老人们能多享受。
为此,我们特别把清华大学的“老年大学”搬进社区;我们还与北京大学的健康大讲堂合作;甚至我们还赞助了社区中的微创投大赛,试图从各方面挖掘出老人们的兴趣点。
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多种多样,大致说起来主要是围绕着唱歌、跳舞、老年模特队、各种手工艺、摄影、书法,美食,太极等等,大概我们参与的社区老年活动基本不下10多种,我见过在北京朝外社区还有一个学外语的兴趣班,从北京奥运会之前到现在坚持了10多年时间。各个兴趣班把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了。
我在广东考察,还遇到中山市的家里网,从老年人喜欢的广场舞入手,很快就把全市的上百个社区的喜欢广场舞的老年人组织起来了,然后结合各个社区落地了家里社区服务站,深受老人们的喜欢。
所以你看,社区中的养老工作绝对不是简单的科技加健康的问题!
那么文化生活解决之后,第二位就是要解决健康问题了,这事也无法回避。
我们经常说,父母健康实际上是自己的福气!所以我们暖老计划的第二大工程就是“暖身”工程。就是考虑如何用科技手段帮助老人,特别是有慢病困扰的老人们。
其实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社区医院,可是你仔细去看,社区医院目前更多解决的是就近开药,打针,输液的问题。因为人员问题,他们还没有太多精力去深入社区一线,挨家挨户解决老人的问题。那么人力无法解决的事情就需要靠科技手段解决。
大健康管理平台的意义
于是我们的大健康管理平台就充分发挥作用了。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可以从老人健康的几个维度来帮助老人和子女。
我先说第一项就是24小时老人的健康监测问题吧。
朋友圈中时常发生老人走失的问题,每次看到这样的寻人启事我都很心痛,为什么?
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啊。无论是基于北斗的防丢失卡,还是基于慢病管理的健康手机,定位可是最基本的功能。
我们曾经在社区中遇到过独身老人几天没出门,居委会和社区工作人员急的团团转,以为老人遇到不幸了呢。实际上撬开老人家的门,看到老人就在家里呢。
我还有一个上海的朋友,父母单独居住,因为老父亲中风,他就特别想每天看到家里的情况,我们的“易关怀”产品就直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且还解决了淘汰的旧手机变废为宝的问题。
这些都是在抱怨中发现的商机!
当然,24小时健康监测还有很多的功能,比如可以随时查看老人夜间的状态,各种健康指数,甚至上下床的情况,呼吸的情况等等。
我前面讲的“随时亲”的创始人就提到有一次,家里老母亲夜里起夜后很久没有回到床上,于是联网的设备直接紧急呼叫他,赶紧给家里打电话了解情况,原来是夏天屋子里有蚊子,老人起来打蚊子呢!
这案例看起来简单,如果是遇到其他特殊情况呢?对于儿女们来说,可都是哭都来不及的事情了!
相关问题频发:客用错位!
这么好的健康系统,事实上我们在社区的推广中却遇到了巨大的难题。
因为是客用不对位,什么意思?就是客户和用户完全错位了 ,因为在社区里我们经常遇到的大爷大妈们是用户,可是大多数老年人省吃俭用惯了,如果说让他们给自己的孙子孙女花钱买玩具,那简直可以说好不顾忌,而对于自己就是不愿意买单了。
而子女们实际上才是客户,从60后到85前差不多都是有这样的需求,可是他们往往没有机会看到这些产品,因为我们白天在社区中,而这些当打之年的人们却在繁忙的工作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困扰了我们很久,怎么办?
目前考虑的方案就是分成两步走。
第一还是落地到社区,建立社区中的健康服务站,很多共性的健康检测是在社区服务站就能解决的。
同时社区服务站还是老人们文化交流的场地,可能面积不大,就是大家聚会、聊天、做些小活动。另外社区 服务人员还会帮助老人做些其他的工作,就像家里网倡导的“家里事、家里办”,特别贴心!
第二就是打破传统的价格束缚。
我们很快开始根据老人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服务。基本就是打破卖硬件设备的传统做法,只需要交少量的服务费即可申请相关的服务,所需硬件设备交押金即可。
大健康是我对下一阶段的看好的主要方向。原因是利国、利民、利己!
我们做好这个事情,也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买单。当然,我们大健康平台还有很多的强大功能,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到中关村来,具体体验下我们的生态体系!
如果你对大健康或者养老感兴趣,可以跟我联系交流!
1、作者: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 王正伟(物哥 WXID:iot-wang) 本文系作者原创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信息
2、物哥杂谈会陆续涉及到很多行业内外的事情,我尽量避免用公司或者真人名称,一是避免广告之嫌,二是别对座入号。
3、2018年坚持优质优价原则,所以相对给各界咨询的项目没有那么多。2019年我会做些改变,希望能更深入地帮助企业。如果希望深入合作的朋友,可以先把资料发给我:670053697@qq.com
4、若您希望索取物哥的趋势报告,或者有什么信息希望交流,可以添加物哥WXID:iot-wang
声明:本文系《洞悉——物联网发展1000问》系列文章,旨在希望通过系统性与行业专业视角就物联网产业当前发展现状与经济潜力予以分析和分享。IOT物联网,万物互联,互联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