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6

2019-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gushiii

认识人工智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人工智能的定义,一般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

【过程与方法】

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来表示抽象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工智能概念的认识,学生增强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二、教学难重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2016年AlphaGo4:1大败李世石的事件引出人工智能。 ???

(二) 探究新知

教师讲解:

人类智能的概念以及特征。

向学生提问:

类比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应该是什么样的。

教师讲解:

引用1950年图灵发表的《计算机与智能》中设计的一个测试(著名的图灵测试),用以说明人工智能的概念(用人工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者说是人们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智能。)

教师讲解: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1.孕育(1956年之前)

2.形成(1956年-1969年)

3.发展(1970年至今)

教师讲解

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

  1. 知识表示
  1. 机器感知 :使机器(计算机)具有类似于人的感知能力。以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与机器听觉为主。

  2. 机器思维:对通过感知得来的外部信息及机器内部的各种工作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处理。

  3. 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具有类似于人的学习能力,使它能通过学习自动地获取知识。(1957年,Rosenblatt研制成功了感知机)

  4. 机器行为 :计算机的表达能力,即“说”、“写”、“画”等能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几乎是全行业覆盖😂)

  1. 自动定理证明
  2. 博弈
  3. 模式识别
  1. 专家系统
  2. 机器人
  3. 机器视觉
  4. 自然语言理解
  5. 自动程序设计
  6. 智能信息检索
  7.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8. 组合优化问题
  9. 人工神经网络
  10. 分布式人工智能
  11. 智能管理与智能决策
  12. 智能控制
  13. 智能仿真
  14. 智能CAD/CAI
  15. 智能操作系统
  16. 智能多媒体系统
  17. 智能计算机系统
  18. 智能通信
  19. 智能网络系统

(三)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和发展历史,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你能说一说你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吗?

四、教学反思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