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一》读书笔记五
一直都有一个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我坚信是一件好事。最近工作上有些忙,常常是半夜下班,回来也就没多少时间来倒腾笔记了。借着今日周末,重新稍加整理,把剩下的一部分整理出来,不过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就是:我终于傻瓜版的把《从零到一》这本商业宝典看完了(没有更加细致的追求书中的细节)
第七章:向钱看。
看到这个标题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又提钱这个充满诱人味道的东西了。作为商业界魁宝级别的书,不说钱,过意不去,也不合情理。但是,像我这种境界的人真的是很难理解。所以,我就没把这些东西联系到商业上的一些东西,主要是因为不懂,并且目前也没有很好地接触机会。作为上班族,上班除了码代码之外,我还想看点其他方面的书籍,所以实在没有更多时间倒腾其他的了。既然不能按照商业的逻辑来解释幂次法则,那么从一个人的角度来思考,或许也可以悟出一点小东西来。
首先,普及一下幂次法则的概念:
幂次法则"也叫“80-20法则”,由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1906年提出,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在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的时候,并在最后达到目的,整个过程下来,你会发现我们再中间做了非常多的无用功,也就说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试错”。试错的目的是为了摸索,失败之后立即回到原点,重新尝试另外一种办法。
如果说在你的面前,通往成功的的道路有100条,但是其中或许仅有10条是正确的。因为你不知道路的尽头是否就是我们成功的彼岸,所以我们要去尝试。在试了80次之后,我们或许真的就找到了彼岸,而这些无用的尝试最终浪费了我们诸多时间即便我们成功了。在我们做软件开发的时候,程序员们最害怕的是什么?无非是修改既定的需求。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想要让一个程序员发疯,只需要修改三次需求。在我们最终把整个需求实现,到上线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做了多次的 “编码——回滚——编码——回滚”的需求,最后我们才与产品一起敲定最终的实现方案,整个过程下来其实实际有效的工作成果也就是100行代码,但是事实上我们往往可能写了几千行无用代码,细思极恐,时间恐怕就是这样子流逝的。如果从着手立需求,调研,分析,评估,到最后编码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实并没有错,因为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经过几次失败之后,我们才算是找到最终的结果,就好比爱迪生在发明灯泡之前,他也失败了非常多次。这个在IT领域,有一个比较通俗的名词,叫做——枚举。
如果你从头来推理到尾,看起来是完美无瑕的,毕竟连爱迪生先生这样的天才,其实也是通过了“枚举”才做成了现在的灯泡。这是在你还没有看本书之前的思维方式,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反过来了。
如果从结果来反推到我们最开始立需求的过程,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尽量减少错误,然后在更小的一个“成功集合”中寻找我们要的结果?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在事先就排除掉一些失败的方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可能对的方案上,就可以达到更快成功的目的。最开始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分析,评估,再得出结论,在开始做事,效率一定比你急急忙忙就开始动工好高,并且看起来也不会那么累。有些人可能会说,失败并不可怕,因为失败本身就是为了成功,并且在失败中或许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西。没错,世界上确实很多人在失败之后,却在失败的案例中找到了另外一番天地,并且通向了另一个成功的彼岸。幂次法则表达的,与后者的论点是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场上了。我们利用幂次法则来实现更快成功,而后者是在失败中反思,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就是我理解的幂次法则,除了工作效率,在我们的人际交往,幂次法则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因为人的交际圈是有限的,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交际圈更“高效”,也值得我们深思。
第八章:秘密
为什么有饿了么?
为什么有滴滴?
为什么有腾讯?
为什么有阿里巴巴?
……因为他们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秘密。
纵观整个历史的发展,很多公司从零到一发展到巨无霸,归根结底都是基于:发现秘密。至于如何发现秘密,书中有讲,在这里我不赘述。我更想谈的,更想记的,是从这个章节中思考出个人的发展,总结出一些浅显的道理。很多时候,道理都有,我们也都懂,但是你遵循了吗?那些真正的最佳实践,真的就符合我们自身吗?不,我们很难说去遵循,也可以感知到那些无上大道似乎并没有那么合适自己,即便有那么多因为它成功了。但是,如果道理是你自己悟出的,你一定会遵循,因为你明白所有的优点与缺点,你知道如何权衡,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最佳实践!
关于本章,我的体会是:如何让自己的更具有独特的“秘密”,在芸芸众生中有自己的一道标签,一道风景线。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现有的工作是不是我感兴趣的?
一定也有很多人思考过,在内心纠结过。因为你可以发现,你很难在现有的工作的上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工作,最后总是迎来上司的一阵劈头痛骂。于是常常有人把这个责任归咎到了天赋之上,最终总结出来一句话:这份工作不适合我,因为我没有兴趣,所以即便再努力也做不好。
在李笑来老师的《和时间做朋友》中谈到了关于兴趣的一些东西,在领英平台出品的《你从未真正拼过》中也有相关的论述。共同的观点是:因为没有在一件事上找到成就感,直白的讲就是没有做好,而将问题归咎在没有兴趣,而根本问题在于你并未真正的为一件事去努力,思考在对的方向上努力,所以你没有成功,所以你理所当然地对这件事也就没有了兴趣。在李笑来老师的书中有一句话被我捧为宝典:人生通往成功有很多因素——运气,背景,努力。而努力是最不值钱的,如果努力就可以使你成功,那成功本身就是一件必然事件,因为谁都可以努力(已经忘了原文,也不想花心思去找)。李笑来老师的很多观点,非常的犀利,非常的直白,直击人心,有时候也会有失偏颇,甚至极端。
所以其实应该是反过来的,你没有把事情做好,所以你没有兴趣。如果你把事情做好,天天收到老板的称赞,你会没兴趣?(不排除有些确实是没兴趣,但是人家依旧把事情做得很好)。
我会把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地方,归结为自己的“秘密”。
因为当你在某些方面足够优秀,那么你在人群中一定会耀眼的,至于成功,一定会是一件必然事件,我坚信优秀的人一定会成功。饿了么发现了外卖市场,赶上O2O疯狂的年头,于是趁势而上,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外卖市场的巨无霸。滴滴发现了有车族的闲时市场,经过调研后发现了可行性之后,经过一番厮杀,最终成功的成为了国内出行市场最具影响的公司之一。这些放到我们个人发展之道来讲,那应该是:找对方向,然后一往无前,沉淀自己,最终一定可以成为人群中的那百分之二。百分之二与百分之九十八理论,是我在看吴军老师的专栏听来的。
如果我们都需要一个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工作,我认为应该是:努力工作,最好工作,得到成绩感,再询问是否是自己的兴趣,同时把它贴上标签——自己独有的“秘密”之一。
我建立自己的“秘密”的方式是:努力工作,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同时看书。掌握技能,是为了丰富我的职业能力,提高我的竞争力,看书可以扩宽自己的见识,了解更多除了工作之余的其他方面的学识,同时还可以熏陶自己(附庸风雅)。
归根结底:秘密 = 优势。
第九章:基础决定命运
说到基础,我立马想到了自己近乎浪费的大学时间时间,连最基本的基础知识都没大牢固。
我们都不是很注重基础,因为它是基础。
注重基础的人,又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成功了,最后那百分之一的人,是注重假的基础。
基础的理论指导性很强,但是在实用性上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所以往往有很多人会把基础自动过滤掉,直奔那些最实用的东西去。以前有个比喻是这么说的,基础就像是一座高楼大厦的底盘,如果你的底盘不够沉稳,高楼就无法真正建高,因为容易崩塌。道理都懂,但是我们都没有去思考过,以至于我们仅仅只是觉得基础只是一个简单的影响,后续真的需要我们再来补救。
补救,意味着始料未及,意味着亡羊补牢,意味着更高的失败率……
像我这种低级的技术民工,非常的普遍,看起来似乎啥都懂,但是真正深究其实啥都没懂。在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想给我介绍工作,其中有很多非常好的公司——华为,京东,唯品会……但是我的简历却拿不出手,对方一看,只是一句话:这样的人满大街,毫无特色。我心灰意冷,对于工作也更加恐慌,特别是像我一样的大学生还有大把,而我的竞争力是如此低,以至于有些茫然失措。当然,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后来,我的一个大学舍友,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专业素养,找到了一家非常不错的创业公司,顺利入职。如果把我的简历与他的简历贴出来,恐怕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大学他的C语言满分,数据结构强,后来参加了ACM比赛,有没有得奖我不清楚。再后来,他与其他同学尝试搞C++开发,做了很多就得外挂,脚本(自己在用,没有外卖,不过也因此惨遭封号)。而我呢?C语言不及格,数据结构一般,ACM更不用说了,我跑去学什么呢?jquery, java ,jsp, js, css, svn, spring, hibernate, springmvc ……完全是基于需要去学习,于是就像在电线杆上建造房子,最后得出了一张很普通的大学简历……后来,我跑去一家很小的创业公司,做了半年不到,技术零提升。最后辞职,于是就到了现在这就家创业公司。
那么什么时候我才意识到基础的重要性的呢?
在新来的这家公司,我写了很多代码,但是丝毫经不起验证,老大的审查都没办法通过,有些坑侥幸没有被老大的肉眼发现,上了生产,发生了重大的生产事故,而追根究底原来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细节问题。具体的一些细节我就不说了,不过我确实会更加关注基础。
意识到基础的重要性之后,打算疯狂的补习基础,可是当你拿着一本厚重的Java编程思想的时候,内心是奔溃的。基础不牢固,你几乎看不下去,而那些其实也是基础,当你真的去捉摸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过去所学愈发的空洞。所以说,即便我们后来发现基础原来那么重要的时候,如果没有强大的自律你依旧难以做到短时间内把基础勒实。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你是怎么看待的基础的?那个时候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最佳时间,你错过了,后来因为时间关系你需要更快的掌握基础的知识,最终你或许只是浅显的了解一番,只能说稍微勒实了一点点而已。在我的周围,比如我现在的一个同事,来到公司这边已经一年多了,但是聊起来的时候,老大却说,唉,搞了一年多了,还是跟小孩子一样。其实他的意思很明显,我也审查过他的代码,代码水平着实一般,不过他的竞争力却也不错,因为他接触了比较多的流行技术。
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常常说高考是决定命运的考试,很多人确实不信,并且当我们大学读完的时候,真的是深谙这个道理。可是当你出来找工作的时候,或许你会有另外一番感受。那么高考都是哪些人成功了呢?没错,是那些基础很牢固的人。老师总是说,高考考得都是基础知识,只要了解基础知识就足以考上重点大学了,但是大部分人不相信,只有拿到试卷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如果此时你闭上眼睛思考十分钟,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时间回到高中,忙忙碌碌。不是说那些深层次的东西不可以学,而是所有的深层次的东西都是基于基础理论指导的。而同样的,前一句话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去遵循,非要碰壁之后才会明白。
在书中,对于基础的说法,与我所说的没有丝毫关系,这都是我读完之后自己思考的收获。虽然都是浅显的道理,但是当你经过反复思考锤炼,你会从中发现不一样的美。
第十章 打造帮派文化
有人讲过一句话,你的能力是与你最接近的五个人的平均水平。不知道你信不信,但是假如你不相信的话,不妨把你在自己的某个领域里接触的最亲密的五个人的实力罗列出来,最后你再统计一下结果是不是真的。
真相会让你无言以对,事实就是如此,存在就是合理的。
我们想要成为更优秀的人,就要跟更优秀的人接触,学习。学习什么?学习他们的专业素养,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他们看问题的角度等等。当你与更优秀的人待久了,你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优秀。证明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是否优秀,只需要看他如何看待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打造我们的生活圈子,争取靠近更优秀的人。
因为每个人的交际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有很多朋友,那么最后你可能并没有朋友。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则视频,讲的是一个成功人士装扮成乞丐回家乡省亲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或许你不相信,因为它很残酷与现实,但那就是社会的缩影,就是真的存在的现象。他有一帮从小就感情很好的朋友,一起打过架,一起爬过山,一起钓过鱼,一起通过番薯……后来,他一个人出门奋斗了。如今,他再次过来,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人去楼空。他穿着破烂,浑身上下透着失败的气息。一路上,迎来的不是嘘寒问暖,而是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落井下石。在短片结束的时候,是一个黑屏,只有几行字:你没有你看起来那么多朋友,珍惜那些真正的朋友,收起你的臭脾气……
视频极力要表达的是人情冷暖,但是如果从理性上来分析,其实或多或是 与我们自己也有关系,因为我们都没有时间去维持那些友谊,所以丢失了也就丢失了。我想表达得,其实是关于我们需要去定义我们的圈子,然后维护好一个圈子,虽然它足够小,但是它是真正意义的属于你的圈子。
大概就是这样子。
作为一个喜欢编码的码农来说,我尽力维护好自己的技术圈子,其中有高手也有低手,不多,但是上到近十年经验,下到刚毕业。与高手一起讨论,是为了学习更多,与比自己菜的菜鸟交流,是想要验证自己所学。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别人,那就证明你是真正的掌握了那些知识。听起来似乎非常的功利,但是当你真的去尝试了,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并从中找到友谊上的另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