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推动智能交通建设,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实验室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相科技

近年来,得益于交通管理部门的“互联网+”驱动,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化推进大数据时代交通管理的持续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纷纷开启了“互联网+交通”的智慧化建设。而且值得关注的是高德地图凭借多元大数据综合优势,以在用户、应用、汽车、交警四大行业标配的服务能力,得到国内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青睐,成为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

不可否认,智能化是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智能交通”概念的提出,是源自于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出行需求的复杂多元化。从多年的交通治理实践来看,交通数据资源的匮乏是治理难点。由此可见,智能交通的发展需要基于大数据。

近日,高德地图在北京宣布与中国公路学会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实验室,就大数据时代的智能驾驶调度、城市“CT”、智慧公交、城市交通大脑、交通需求管理等前沿课题展开攻坚。清华大学李萌教授团队、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团队、中山大学余志教授团队、浙江大学王殿海教授及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云鹏教授及团队5大顶尖科研团队首批入驻未来交通和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计划在未来10年进行投入,并扩展到百所高校的科研团队、培养上千的人才。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表示,高德地图拥有海量交通数据、行业生态资源和城市交通大脑建设能力,希望通过数据插座、产业推动、计算赋能三大投入,从而推动未来交通发展的新变量。

具体来说,专注于交通出行行业的高德地图,具有业内最强最丰富的交通出行大数据,具备数据插座功能,将为联合实验室科研提供实时、海量的数据资源。高德地图也已经成为用户、交警、应用和汽车四大群体的标配,拥有7亿用户,大量的交通数据被各地区的交通部门应用,同时到2018年全国主流汽车企业都几乎全部使用了高德地图,这将成为联合实验室坚实的产业基础。另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计算能力是高德地图和阿里的强项,有了高德地图多年建设的高德交通大脑的计算能力,以及阿里云平台提供的实时采集、海量存储、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加持,将大大加快联合实验室的科研项目推进速度。

目前,联合实验室在交通大脑、智慧诱导、智慧公交三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落地,分别在杭州、北京、成都等城市应用,为千万市民提供出行服务。其中,交通大脑帮助杭州及时出警将事故造成的异常拥堵时长缩短20%、将平均车速提高35%。在成都,交通大脑则通过大数据计算提供公交线路优化和实时公交服务,并帮助相关管理部门推出定制公交。

高德地图在交通大数据层面具有天然的绝对优势,智能交通的打造高度依赖全面的交通大数据,高德地图始终保持开放共享的心态,将继续积极与各级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合作,优势互补、数据共享、服务共建,让高德地图的大数据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实力将智能交通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