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促的推理
请想象这样一幕,你站在机场门口或火车站大厅,一对男女正在争吵。你在那里等人,刚巧能听到他们的争吵。你偶尔能听到诸如“家”“孩子”一类的话。那么,你可能会不加犹豫地得出结论:他们是一对情侣。这个推论看起来是符合逻辑的,但其实并不是。也许这两个人是在争论一篇报纸上的新闻。但是我们的大脑却仓促地做了判断。
这种情况同样也会发生在工作中,你对同事、新策略或者产品研发都会做出过于仓促的判断。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人类天生具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受到很多边缘条件的制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思考呢?
A解决办法:不要过快地下结论
(1)考虑所有初始因素
我们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自己的观点的阐述。因此要在推理的开始阶段,考虑好所有的初始因素。只有所有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理才能是正确的。
亚伯拉罕·林肯说过:“你能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人,也能欺骗有些人一辈子,但你做不到永远欺骗所有人。”当你提出“如果……就……”的假设时,大脑就会忽视一些重要信息。因此,注意你的措辞,弄清楚“所有”“每个人”“没有人”“从未”“总是”这些概括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2)不要盲从成功经验
在面对权威的观点时这个倾向尤为明显。试想:如果著名企业家、行业的龙头老大对你讲一个商业案例、一项值得投资的新技术,你会先怀疑他们的话吗?你认为这个项目是好还是坏?
心理学家加里·克莱恩通过研究证明,人们很少会质疑这些成功人士。我们的大脑倾向于过快地做出判断,并将这个判断记忆下来。
我们都倾向于用自己的或者别人的成功经验来验证当下推理的正确性。要注意,只有调查研究才是硬道理。宝贵经验有必要有限制地使用,千万不要被经验所束缚。
3)注意自己的情绪
经济学家席尼·芬克斯坦指出:情绪会给大脑发出提示,告诉大脑这个信息是不是重要的。我们的兴趣会影响我们的职业决定,即使我们不是有意的,无论是开药方的医生,还是和数字打交道的会计师。
4)训练工作记忆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工作记忆容量对流体智力的影响很大,流体智力也被视为推理力。而工作记忆是可以后天训练的。瑞典科学家亨里克·乌尔曼在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他发现,在幼年时期,就可以通过工作记忆容量来预测一个人未来的学术成就。
只有经过训练的工作记忆,才能轻松地完成推理任务,然后做出判断。所以它值得我们去训练。投入少量的时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让我们训练起来吧!
前提:所有A都是B 所有火车都是不准时的
次要前提:C不是A 飞机不是火车
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①所有C都是B 所有飞机都是不准时的
②几个C是B 几架飞机是不准时的
③C不是B 飞机不是不准时的
④几个C不是B 几架飞机不是不准时的
⑤没有 以上推论全都没有意义,因为我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