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亮与六便士》想到
2018-11-23 本文已影响4人
我想努力
在蜻蜓FM上由蒋方舟主播的节目《一生之书》中知道了这本书,听完这期节目便去百度《一生之书》,突然想到了由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北京青年》,感觉两者多少有些关系。
又听了一期关于《弗兰肯斯坦》的节目,想起了阿瑟·克拉克的《不情愿的兰花》,好像两者有些相似。
刘慈欣的《三体》和阿西莫夫的《日暮》应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年看武侠剧感觉好厉害好过瘾,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后,发觉好多剧的高潮部分就是窃取了《三国演义》的一小段。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又养活了多少编剧、作家。
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之所以写不出个屁来,和不看书有很大关系。打个对别人来说不恰当,而对我来说极其恰当的例子——读书就是吃饭,写作就像拉屎,饭吃得多,总能憋出点屎来。
没吃饭,哪来屎。天天上网看些没营养的屎,不如好好吃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