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的启示

随着年岁日增,不便进行打篮球,踢足球这样直接对抗剧烈的活动。跑步有天气,环境的限制,最好的活动当属打太极,乒乓球。
打太极讲求修身养性,心平气和,以柔克刚,手脚协调,再说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哪怕实在家卧室,还是自己的办公室。再说可以闭目养神任凭自己的感觉,寻找那种惬意。没有剧烈运动,没有人间得对抗,活动筋骨。
我喜欢乒乓球,因为这锻炼了大脑的反应速度,动作的敏捷度,眼要追随乒乓球,脑子要随时进行判断,手脚要协调,步调要一致。再说,多是在室内,不受天气变化影响,没有剧烈对抗相对比较安全。
我打乒乓球起步较晚,以前就是直握球拍,手脚僵硬,尽管自己可以观察学习,可是练习较少,总是,接不住对方发的变化球,总是一打就飞。接到对方球不知如何处置,漏球,更多时候,面对对方的快攻自己只能被动挨打,束手无策。虽有时接住打过去后,一慢二高,给对方造成绝佳的法攻机会。
我也曾接受高手指教:眼观,手脚协调,脚步跟进,用力不再手,臂,而在腰。腰才是力之源。时刻保持弓腰,随机而动进行发力。强调发球,搓球,正手,反手攻,认真打好每一个球,也就是打好当下每一个球。
再说:找到问题,弱项多加揣测,练习,找到症结所在。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切不可急于求成,因为任何事情不是一蹲而就得。再说,一种绝佳技术没有上万次的反复训练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我想到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说:一件事持续关注一万小时就会有成就。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问题。
NBA篮球娇子科比,我们在羡慕他的篮球天赋,可是,每天凌晨四点刻苦训练,练习投篮自己也不知道每天能够投多少下。
我想,干任何事情要想卓有成效一要靠天赋,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努力,具有那种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毅力。
在练习乒乓球的过程中,我开始是横握,虽攻击比较灵活,可是食指经常磨出燎泡,在家遇到左侧球难遇处理。与是改为直握球拍,虽然进攻得心应手,有足够力气,遇到就是接球困难,尤其对方从左侧进攻,不知如何处置,还是左侧接球不便处理。总想试图在变回来,如此邯郸学步,什么也没有学好。
这就验证一句话:百招通,不如一招精。看来还是坚持一种我拍打法,练习下去。
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也就是以攻为守,便被动为主动。若是一味防守只能是被动挨打。这就要做任何事就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心态,昂扬斗志的状态,注重全部身心的投入。不可心有顾虑,三心二意。
俗话讲:人尽到最大努力方感到内心无悔。
打乒乓球不要太注重结果,更应注重全部身心投入,打好每一个球,达到练习身心的目的!
打乒乓球不断锻炼了身心,更重要的对我以后的工作,设身处事带来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