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宝宝改变六个成人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孙女呦呦很快就要三周岁了,小小年龄就要奔波在淮师教工宿舍和泰和家园小区之间,她从无怨言,还时不时地说到淮师,到泰和。是她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相处过程中,更加融合,更为和睦,更为开心。我以为,咱们这样的氛围,会让呦呦的性格更好,成长得更健康。呦呦喜欢听故事、喜欢看卡片,性格温和,应该可以验证我这句话的正确性。而我们六个成年人的改变,却只是因为一个宝宝的存在。所以,谁能说是我们教育孩子呢?这分明是一个孩子教育了我们所有成年人,是典型的“反哺”,要保持一颗有爱的心去生活,保持一颗童心去相爱。这样的一家人,真是幸福的一家人。
外公、外婆心疼女儿,月子里由他们全天候照顾,没有一点怨言,只有快乐喜悦。外公是大厨,研究如何科学喂养;外婆是保姆,洗洗捞捞,家庭卫生,有条不紊;他们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自己的小外孙——还有刚为父母的女儿女婿。外公、外婆都是勤快之人。呦呦乱扔一地的书,抛撒的积木,随时被外公、外婆收拾得“颗粒归仓”;每天换洗的脏衣服,外婆总是认真地手洗干净,保证小外孙第二天穿上干干净净香喷喷的衣袜。
住我们淮师的日子里,呦呦感受到不一样的环境,一大家五口人在并不宽敞的房子里生活,从陌生到熟悉,这也是我们三十年来生活圈子人最多的时候,烟火气弥漫,生活味十足。家里的“菜篮子工程”由呦呦奶奶全权负责,她当然也很民主,每天不厌其烦地征求大家意见。在阳光明媚的上午,我还会带着呦呦在校园漫步,欣赏校园美景,让呦呦在呼吸新鲜空气同时,观察好奇的世界。
我一度很担心老少三代人一起生活会有矛盾。很快我就改变了这种看法。爷爷、奶奶白天付出辛劳,爸爸妈妈晚上负责孩子睡觉,非常辛苦。有时呦呦不小心尿了床,奶奶总是帮洗晒或者烘烤干净。幸福的生活,是四个人一起包容和理解。
一家人在一起,真诚相待,其乐融融。你要是问呦呦喜欢谁?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把六个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喊爷爷奶奶)一一报出,从不遗漏任何一个人。
两代人相处需要智慧,三代人的相处更需要艺术。儿子儿媳让呦呦两边轮流住,总有一方可以休息一下,也会利用可能的时间带着孩子出行,留给爷爷奶奶时间空间,让他们享受“二人世界”的安宁。
我们曾经讨论过带孩子以来的收获。爷爷说自己收获了诗心,因为在背诵古诗中,爷爷背会了200多首古诗词,在呦呦接诗的奶声奶气中,爷爷乐此不疲;奶奶要研究菜谱,每天变着花样做给呦呦吃,成了幼儿营养小专家;外公做饭菜一如既往的专业,为了方便接送呦呦,还专门买了汽车,只是增加了喜欢玩具的爱好,只要自己喜欢的玩具都给呦呦买来;外婆还是特别辛苦,一个人骑上电瓶车带着呦呦,穿梭在淮安的各种景点、道路,幸福感爆棚。爸爸比任何时候都有耐心陪呦呦玩,在他玩游戏的时候,只有呦呦可以打断他;妈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加班,呦呦总是等到她回来才睡觉,她现在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呦呦长到快三岁了,已经习惯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陪伴。看到爷爷总会伸出小手,要求抱抱,爷爷还会鼓励她多自己走走,奶奶总是说自己抱不动呦呦讲,让呦呦自己上下楼,呦呦也能克服困难;伸手求抱的时候,外公外婆则立刻变得像两个老小孩,慈爱地抱着他,各种表情,逗他开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习惯,三代人因呦呦的到来不同程度的改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