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名校毕业,也可以跻身行业大牛!
- 01 -
春节临近,大家都忙着回家过年,然而人力资源市场,也可以叫跳槽市场吧,却悄悄地开始回暖。
这几天,我就接到好几个猎头的电话,有不少公司开出了高端职位。
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在我看来,学历、毕业院校这些似乎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虽然网上关于职场学历歧视的传闻连绵不绝,还说得有模有样,比如海归瞧不上土鳖,清北看不起浙复交。有些大公司的HR甚至公然震震有辞地鄙视非985,211院校的同学们,甚至不少观众还为之叫好。
我在民企、外企都工作过,东家都是国内国际知名的企业。在我接触过的职场精英当中,与网上的传言刚好相反,很多重要岗位上的干部、技术专家,往往没有傲人的学历背景。
- 02 -
我上一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老余,是一位资深的专家,技术很牛。
有一次他问我,听说你大学是学通信算法的?我也做过。
我当时下意识地回了一句话,后来觉得相当的二,我说:哦,那你是哪个大学的研究生?因为通信算法是一个研究方向,不是具体的专业,一般只有研究生才会涉及。
然而老余只是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的本科,对于读书人来说,学历是个敏感的事,我说那样的话,非常唐突。
老余这样的出身,在名校生云集的大公司里实在是太普通了,但能成功逆袭,完全得益于公司的扩张和自己的专注。
几年前,因为业务扩张,本来在总公司下面的一个二级分包公司当码农的老余,被收编为正式员工,尽管此前三年的工龄被抹掉了。老余因为编程能力强,很快成长为项目经理、架构师,现在还经常参加国际性的会议。
有一次我去老余家玩,发现他桌上还摆着一些高等数学的教材。
我看了哈哈大笑,问他:怎么大学的书你还留着呢?
老余很认真地说:我时常要拿出来翻一翻,因为编程最终要用到高等数学的思维。
这一句就显出了学霸和普通人的境界高低,我们学习是为了过考试,学霸是为了学思想,并且把思想用于解决实际中的复杂问题。
老余热爱编程,工作再忙,回家也要继续钻研一会。他就是靠着自己的专注和钻研,才有了突出的成就。
尽管普通本科的出身没有把他一步送到位,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他走得比很多名校生还远。
- 03 -
我们知道能不能考入名校,完全取决于高考成绩,但高考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天赋。因为高考计算的是语数外三门基础课加文科或理科的综合成绩,是一个总分。
所以对于偏科的同学来说,这是很不幸的。
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小敏,她跟大多数的女生不一样,数学和物理成绩很好,而女生普遍擅长的英语、语文却很一般。
高考的时候,她分数平平,上了省内一所大学的普通专业。据说后来为了转进计算机系,家里还花了钱,当然,这是那所高校的不成文规定。
从此以后,小敏一发不可收拾,仗着数理天赋大显身手,大学毕业时,她被保送到中科院计算所。
高考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公平的优秀学生选拔制度,但它的设置不可能兼顾所有考生。
民国时期,就有某大师历史满分,数学零分,但被破格录取的美谈。可见即使是顶尖人才,也不一定能做到科科优秀。
一个学生的数学很好,但其他功课欠佳,这在高考的时候的确会吃大亏,以致进不了好大学。数学满分也就150,不可能为总成绩贡献更多。
但大学并不是人生的终点,相反,还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机遇。
大学对于一些有天赋和特长的学生来说,反倒是蛟龙入海。理科好的同学,选择理工科专业,文科好的同学,选择经管文史专业,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当然会事半功倍。
- 04 -
高考所能考察的学科,以及知识面其实很有限,甚至很多重要的知识和能力是不在考纲之内的,比如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设计能力。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小浩非常喜爱无线电,每次电路实验他都是第一个完成,而且还有很多新鲜独到的见解。我们觉得非常纷繁复杂的电路布线,在他看来都是小菜一碟。他还是学校机器人足球队的一员,代表学校拿过很多奖。
但动手能力不但高考不考,考研也不考,再加上他平时成绩一般,所以毕业后没能读研,只能选择就业。
但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小浩在深圳一家大型电子公司工作了几年后,自己带着一帮兄弟,跟深圳大学合作,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制造可穿戴电子设备。公司很快步入正轨,一年有上百万的利润。
随着工作的年头增长,我逐渐意识到,绝不能用学生时代的单一思维来看待职场。
上学的时候我们只能拼命追求成绩,因为分数几乎决定一切。
但职场追求的是绩效,不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都是如此。创造绩效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因此职场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只是有学问懂技术的。
比如一个公司里,除了技术人员,还需要懂得沟通技巧的HR,需要能开拓市场的销售,需要擅长表达的培训师等等。这些能力也都无法用高考成绩去衡量。
- 05 -
所以高考成绩,以及进入怎样的大学,这些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也没有大到能决定人的一生。
名校确实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高端的学术平台,有藏龙卧虎的牛人,有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还有神秘莫测的校友关系,因此名校也成了世人争相追逐、追捧的香饽饽。
但非名校出身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克服上述的短缺。
非名校生在就业时,可能前途会相对曲折一些,因为大多数好机遇会被名校生占据。
曾经有一位企业老板对我吹牛,他说公司里一百个职位,要引来一万个人竞争。他们的HR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一个个筛选考察,只能把非名校的简历先扔掉,然后在剩下的人当中按学历、专业对口进行挑选,如果最后还筛不掉,只能看脸。
可能很夸张,但道出了大部分名企招人时的逻辑。
非名校生不一定要追求一步到位,但可以瞄准一些规模不大但很有发展前景的公司或行业。
另外,没考上名校并不代表自己不牛,更不能说明将来一定平平庸庸。
只要的是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天赋在哪里,然后选定目标和路线,专注地、坚定地去努力。就算步伐没有别人快,终有一天,也会发现自己还处在不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