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平仄
复读的收获太大了,这份收获我一定要记上一笔留作纪念。
昨天是格律概要的复读第1天,一口气从第1页看到了第20页,居然发现我的脑子突然变得灵光了,很多地方开了窍。
记得初读时,看到律绝里那些句子一会平一会仄,乱七八糟地排列着,着实是一头雾水。就连作者王力本人在书上也说:错综复杂。
因为初读时,只想、也只能了解一些皮毛,我也就一笔带过,要求自己从理论上只对诗词有个轮廓的大概了解即可。
比如,诗分几类,古体诗什么模样,今体诗又如何长相。所以初读时雾里看花,也无伤大雅。其实当时压根也看不懂平仄错综复杂的铺排。
而这次复读,我突然一下子开了窍,几乎没有多么费脑,就发现了其中的规律,竟然能做到完全可以不用app,便可知道律诗中每个字的平仄是什么了。惊不惊奇?意不意外?这于我算不算大收获啊?开心!
找了一张白纸,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五律和七律的四种格式中的每一句平仄都写了出来,和书上一对照,哇塞,竟然一字不差呢!
不就是,首句仄收时不入韵、平收时入韵嘛;
不就是,对句和出句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嘛;
不就是,第三句和第二句相粘,是平用平,是仄用仄嘛;
还有,每一联的出句仄收,每一联的对句平收入韵嘛。
竟然手到擒来,纹丝不乱呢!
五律解决了,七律也就不难了。
首句仍然是,平收入韵,仄收不入韵。
仍然是,对句和出句平仄相对;
仍然是,357句要和前面的246句粘合,即246句开头为平,357句开头也平;246句开头为仄,357句开头也为仄。
仍然是,每一联出句收仄,对句收平且入韵。如果平平仄仄到尾音时影响到收尾字的平仄,就把这句中间的那对平音或仄音写成三个平或三个仄,尾字自然就是你要的那个平音或仄音了。
这个大问题便迎刃而解。
所谓的错综复杂,原来这么不堪一击,只要用心,就可以发现里面深藏的规律。即使手头上没有可以用于检测的APP,也完全能写出格律无误的律绝诗了。
受益匪浅,可谓往前迈了一大步。
请大家看看我下文的练笔对不对吧?四种格式仅举一式。
比如:五律的仄起仄收式
首先,因为仄收,自然不入韵;其次,我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不看书,写出的平仄如下: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5仄仄平平仄 6平平仄仄平
7平平平仄仄 8仄仄仄平平
1357句为出句,2468句为对句。所谓对,即相对,所以2468句要分别与前面的1357句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
而357句是246句的粘句。所谓粘,即357句的起首字的平仄要和246句起首字的平仄一致,如,246句首字为平,357句首字即平;若前者起字是仄,后者便是仄。
但是为了保证出句的尾字音为仄,对句的尾字音为平,所在句子本身的中间部分(七律)或起首部分(五律)就得出现三个平或三个仄并列。
为此,下面是我自己写出来的七律,四种格式仅举一式:
比如,仄起仄收式(仄收自然不入韵)
1仄仄平平平仄仄
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
4仄仄平平仄仄平
5仄仄平平平仄仄
6平平仄仄仄平平
7平平仄仄平平仄
8仄仄平平仄仄平
12对,32粘;
34对,54粘;
56对,76粘;
最后78对。
和书本上的格律一对照,一模一样。
给自己点赞,过关了!
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不懂的人自然觉得乱七八糟,而会者一定会说我罗里吧嗦,多简单的事还要写成这样。
以后我回头看时,一定也会有同感呢,或许还会发现很多不妥之处,有待修正和补充呢。
无论如何,此时此刻,我的水平只到这里,于我实属难得。留文在此,做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