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教育的一些"观感"

2018-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楷歌Kale

有一段时间,我似乎对世界一切都产生了好奇心。

比如突然想理解「时间」是什么,于是去翻看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想知道世界到底是确定的还是无常的,居然找到了量子力学的内容来读……

即便大部分内容也理解不了,却丝毫不影响我对物理学的"审美"——真的有一种优雅的美感。

随后对逻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产生了类似的感觉,当然也只是感觉而已。直到现在,顺藤摸瓜般地找到了一门"终极学科"来满足这份心情,那就是哲学。

因为只有这门学科,是从最底层的视角对全部的知识门类做出了阐释。

个人对教育的一些"观感"

1

举出自己的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 学习这件事,其实是由身体和感觉来实现的,而不是大脑和思维。

后来,由于身体上的一些原因,这份感觉就有了很大的折损。反思之后,可能是热衷写作和用脑过度,导致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并没有什么"炫技"的意思,人的身体和大脑,本质上的确是有边界和矛盾的——

情绪和情感,才是人类所一切行为的最大动力,已经是心理学上公认的结论。

小孩在成长的初期阶段,是靠情感来维系生存的,他们的"感觉"是天然在流动的。那个时候,我们对世界都有好奇心,"玩"就是唯一要做的事。

而有一些孩子会怕生,即所谓的"回避型人格",十之有八九,是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导致小孩的「流动体验」产生了障碍——尤其是六个月大之前。

如果情感无法被正常地表达,就会采取一种防御机制——活在思维里。这个时候,小孩把自己的头脑视做了"妈妈"。

大部分性格内向的孩子,就是这么产生的。

2

前一些年,「虎爸鹰妈」文化特别地流行,如果认可以上的心理机制,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失败得非常彻底的教育方式。

小孩的感觉系统被破坏之后,怎么指望还能成为"人中龙凤"?

哪怕上了什么所谓的名校,心理反弹只会更加的厉害——这是大学里打游戏者居多的原因。

长期来看,如果不影响基本的健康和学习,放手让孩子玩是更好的选择。不要对这种"玩"指指点点,这是他们对世界建立基本感觉的方式。

那些打着爱和教育的名义,对小孩实行各种控制的养育者,可能自己也有着相似的父母,实际上是一个"轮回"。

这是家庭教育的典型问题,再来看看学校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情况。

不去否认高考的价值,但从批判性的视角看,正是这种制度弘扬了一种功利主义文化。

制定者似乎更加地变本加厉,不留余力地破坏学生的「感觉系统」。在咱们的国家,学习和玩命似乎没有什么分别。

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深思,就是所谓的状元和名校生,通常有一种"自恋幻觉",导致无法在社会上完成与他人的合作——这是长期处于竞争中的心理产物。

3

个人对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学说很感兴趣,他是一位国内的著名哲学家。原理大致是这样子: 越原始的东西越具有稳定性,越先进的东西越具有遮蔽性和动荡性。

不难看出感觉比思维更稳定,身体比头脑更原始。教育不该是思维和头脑的衍生品,而是应该为人的感觉和身体做"服务"。

个人觉得,这是处于教育系统外的培训机构可以成功的原因,诸如新东方、好未来等等:

学生一旦成为了客户,早期「妈妈抱持孩子」的感觉得以再现。

体验和感觉的流动,是有效学习的基础条件。

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知识服务和自媒体,使用的也都是一个套路。他们不惜动用各种心理学研究成果,让客户对学习产品"上瘾"。

哪怕这种上瘾,可能只是某种「知识幻觉」。

个人对教育的一些"观感"
有的时候,我也会独自待在房间里,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放任各种感觉和想法自由游走……对于培养「流动」的体验,似乎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很喜欢武志红对生命的一种解读,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整合和归一的过程。

我们生来只是带着一份感觉,一切的经验、知识和理性,终究要回到这份原初的体验里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