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想法

生活还是段子

2022-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初源本心

不知道是我把生活活成段子,还是把段子变成了生活?

又或者,两者并不矛盾。 前者是本质,后者是形式。

但,两者的距离会有多远呢?会是如真理与谬论只差一步的距离吗?

想起少时看的一个段子:

“考试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要考试。”

少时不懂段子意,年惑已成段子手。

如今再看,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哲学的命题了。

不是吗?事物发展的结果是因为事物的性质本身。这不是一种悖论吗?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离婚的原因是因为结婚?我想不是。但凡每一个事物从其一诞生之始,就已经包含了其消亡的对立面。有相必有五蕴六尘,有生必有生老病死,有情必有喜怒哀乐。这一点,老子倒是看得清楚: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那么,只要了解了事物的性质,也就了解了事物的真相。这世界,不会存在只有正面的硬币。

无怪乎佛家言“空”。空,不是“虚空”,而是“客观”。客观,不只是我们认识到的那些通过实践、归纳、演绎、判断等方法而得出的结论,还包括那么些我们不曾知道的世界---例如量子学、宇称不守恒、暗物质、反物质等被称为“神秘”的世界。

但懂得了真相,就一定会理性吗?非也。正如都知道人会死,但大部分人都会忌讳。当死亡真正来临时,人还是会悲伤,会恐惧。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荒谬吧。

人生亦如此。它是荒谬的,但也是理性的。而人生的其中一个意义,不正是在这种荒谬中寻找一份理性吗?

“打从我来到这世界,我就从未想过要活着回去!”

这是多么豪迈的壮语!但背后的道理却是如此平常。它不过是将人生的悲壮掩盖了。本质上,底色依然是一种悲观。但用段子的方式来调侃这份悲观,反倒显出了一份乐观。谁的人生不是这样呢?何必悲悲戚戚,冷冷清清。有时看一看段子,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因为勇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