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首富”:30年成首富,陷入政治风波3天被搞垮留下三句话
看过清宫戏的人应该都知道胡雪岩这个名字,这是清朝时期一名巨富,经营广泛,从最初的生丝生意开始,逐渐开起钱庄当铺药铺,甚至军火生意,而这些都不是靠父母,而是自己白手起家,真真正正的一名商业奇才,并最终涉足官场,官居二品,成为清朝最著名的红顶商人。
但是,这样一位商界传奇人物,最后却因“大清裱糊匠”李鸿章而死。
PART01
一、银子是用得完的,朋友才是一辈子的事。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出生于安徽绩溪,13岁移居杭州,在钱庄里做伙计。
当时杭州有个落魄书生明叫王有龄,王有龄虽然是个官二代,但父亲去世的早,他没了依靠,生活便显得十分潦倒。但潦倒却不失架子,与人交往甚是高傲,周围的人大多看他不惯。
只有胡雪岩不知生出了什么眼光来,不但对王有龄这人不反感,反而主动与之结交。
有次二人喝酒聊天时,王有龄告诉胡雪岩说,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帮他捐过一个“盐大使”的官职,但他没没有路费和盘缠到京城去运作,所以一直没能补缺,反而在乡下游荡。
王有龄喝的兴起时又说,倘有机会运作,他想改捐个知县,因为盐大使没什么意思,最多就是手里多点儿银子,但知县却是一县的父母官,能杀人也能活人,才可以施展自己的一番抱负。
这句极有见地的话,胡雪岩听后油然而生出一种佩服之情。胡雪岩便问进京打点大概要多少钱?王有龄说,白银500两足矣。
第二天,胡雪岩便匆匆忙忙约王有龄见面,见面后交给王有龄一张500两的银票。
二人此时并非知己好友,这让王有龄大为意外,他问胡雪岩为什么要待自己如此。
胡雪岩说:“朋友嘛!我看你好这是虎落平阳,英雄末路,我心里也觉得惋惜,能帮你一把我心里也好过些。”
王有龄心中万千份感动值化作一个抱拳:兄弟!等着我!
但胡雪岩自己当时也只是个小学徒,哪能有这么多积蓄,其实这钱是他私自从钱庄里借的,假如王有龄到一去不回头,胡雪岩不光饭碗,估计身家性命也要戛然而止了。
但胡雪岩这笔投资任所有的身边人都后悔不已,因为到了京城之后的王有龄官运亨通,一路从从江苏布政使、湖州知府,又回到了西子湖畔,当上了浙江巡抚。
随着王有龄的步步高升,王有龄一刻也没有忘记那位在西子湖畔把身家性命交给自己的胡雪岩。
因此,在王有龄的帮助下,胡雪岩开始代理官府公库,开办丝行,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王有龄官做到多大,胡雪岩的生意就做到多大。胡雪岩因此实现了原始积累。
但天有不测风云,太平天国起义后一路北上,攻破了杭州城,王有龄自杀报国。
PART02
二、湖南人左宗棠成了胡雪岩生命中的王有龄第二。
王有龄去世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胡雪岩结识了时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
当时,恰逢左宗棠准备西征新疆平定回乱,但军饷却迟迟筹措不得。
胡雪岩了解事委后,给左宗棠出了个“金点子”,让他“罚捐代罪”。
当时刚刚平定太平军,胡雪岩让左宗棠抓住那些参加过太平军的人的矛盾心理,广发招安文书,向这些人承诺,如果想要官方不追究,只要稍接受处罚,再捐点钱就能免罪。
这就是拿钱换自由身,于是很多人纷纷捐钱,左宗棠的军饷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从这以后,胡雪岩就成了左宗棠的智囊心腹,左宗棠也因此成了胡雪岩生命中的第二个王有龄。
胡雪岩在这之后又开始帮助左宗棠办军饷、军火,在这官办生意中又大赚了一笔,财富积累跨出一大步,事业达到巅峰,同时还通过左宗棠的举荐,当上了布政使,头戴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PART03
三、成也左宗棠,败也左宗棠。
胡雪岩的巨大成功是因为左宗棠的关照,最后失败,也是因为被左宗棠关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胡雪岩因为帮左宗棠做事,不自觉得(或者说不得不)陷入了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争斗中。
晚晴四大名臣之二:左宗棠和李鸿章,都起于镇压太平天国,且在之后身居高位,称得上朝廷股肱之臣。
但当时二人的政见却有很大分歧,甚至一度到了不可协调的地步。当时恰逢新疆遭受沙俄入侵,台湾遭到日本入侵,两地同时告急,朝堂之上便对于两地的重要性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当时,左宗棠主张“塞防”,主张新疆是国防要塞,只有保住了新疆,才能包住蒙古,进而保障京师的安全稳定。
而李鸿章则主张海防,他认为新疆茫茫沙漠,土地贫瘠,实在得不偿失,不如弃之,况且外敌来自海上,应当把西征的军费,做海防之用。
争来争去,面上是在争本就不足的军费开支,但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李鸿章知道,要提升海防的重要性,必须扳倒左宗棠,而要扳倒左宗棠,要先搞垮他的钱袋子胡雪岩,这样左宗棠便仿佛断了两臂,只能束手就擒了。
所以,李鸿章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截断了从上海发往新疆的军饷,这让在给上海给左宗棠筹措军饷的胡雪岩遭遇了重大危机。
接着,他又命令各大银行钱庄,不准他们借钱给胡雪岩,逼得胡雪岩在前方军饷告急的情况下,不得不把自己的钱庄里的存款全部提出,运往新疆。甚至当时胡雪岩发给左宗棠的电报,都被李鸿章命人扣下。
危急之中胡雪岩只得抵押房产,甩卖生丝,但依然无力回天。
李鸿章这边又借舆论宣传导致胡雪岩的钱庄出现挤兑风波,不到三日便宣告破产。
中国首富,三十年积累的资产,三日之间便轰然倒塌。
然而,李鸿章并没有因胡雪岩的破产而停止对他的攻击,他向慈禧上呈了一份奏折,称里面说胡雪岩当初为收复新疆向洋人贷款的时候,私自收受了洋人的巨额回扣,慈禧太后闻后震怒,下令将胡雪岩革职抄家。
1885年9月,左宗棠因病去世。
同年11月,胡雪岩抑郁而终。
死前,胡雪岩给后世子孙留下三条遗嘱:
1、后人不要经商;
2、后人不要从政;
3、胡姓子孙不与李姓通婚。
据说,因为胡雪岩留下的这三条遗嘱,五百余子孙再无经商。
PART04
四、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
胡雪岩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的成功的历程和经验,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他从一个小伙计开始,在钱庄跑生意,以一己之力白手起家,广交朋友,左右逢源,不懈努力,最后缔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他的成功,绝对是有可取之处的。
年轻时的胡雪岩虽然只是个伙计,但他胸有大志,眼光远大。他曾说:“处身安逸的人,志向不会远大。有志向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必须要经受得住磨难才行。”
一个生意人,眼睛不能光盯着钱,要盯着人,他说:“银子是用得完的,朋友才是一辈子的事。”
有了朋友,就有了路子;有了路子,就有了生意。
做生意,也要懂得变通,他说:“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就是会做生意。”
这就是生意的灵活性。
然而,灵活性必须要有底线:“日里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做人是胡雪岩成功的基础,他说:“生意失败,还可以重新来过,做人失败,不但再无复起的机会,而且几十年的声名也会付之东流。因此,无论是求名还是求利,都要特别重视做人才行。”
胡雪岩做人也好,做生意也好,特别讲究信用,他说:“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江湖上最讲究做事漂亮,一句话就算定局。答应人家的事,不能反悔,不然叫人家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
胡雪岩因为守信,才创造了商业奇迹,获得巨大成功。
他还讲究货真价实,他说:“与人争胜,物真价实是关键。当然,物真价实,所挣也就不多了,有时还有可能亏本。亏本也不怕,有利无利,常在行里,只要咬牙挺下去,好日子自然就来。”
他开的药铺,挂了许多匾额,大都是为宣传挂给顾客看的,唯有一块“戒欺”匾是挂在里面,给员工看的,这是有一次员工用豹骨来代替虎骨时,胡雪岩命令刻下,作为警训的,这块“戒欺匾”如今还在。
商人逐利,自然而然。
但是,必须摆正义利的先后次序。
胡雪岩讲究义利相济,做生意,先要想会不会害人,会不会影响国家,再确定干不干,他说:“无论为官为商,都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既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要为天下黎民着想,否则,为官便是贪官,为商便是奸商,这两种人,都是没什么好下场的。”
义利之辨,在胡雪岩的心里,明镜似的。
做人,经商,在胡雪岩身上,其实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