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或许是你一生中最公平的一次选择机会
一心网:今天是6月6号,本身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因为明后两天的7号、8号是影响绝大多数中国人一生的高考日,所以今天这一天显得格外有些不同。
由于最近比较忙,需要时间安排的事情也很多,所以小心对于职场和心理相关内容的分享有些断断续续。不过作为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小心无论如何也是要分享一些内容的。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起于隋唐时代),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
我们当下年轻人所参加的高考,最应该感谢的是文革结束后的重新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2018年,中国的高考制度已经恢复了41年。这41年间,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因为高考改变了命运。虽然现行的高考制度依旧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却不得不说,高考制度人就是最公平的一种竞争机制。甚至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是其一生中最公平的一次选择机会。
一、付出真的会有收获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来临,中国的经济完成了从草莽到规范化的过程。一方面极大程度上完成了脱贫,目前还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数,已经降低到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最低点。但是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红利的趋于结束,阶层的固化效应也在日益明显。
阶层固化的一大特点,其实就是教育资源的固化。由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其从小接触到的教育息息相关。所以那些整体经济实力较好的家庭,可以给予下一代最好的教育,从而产生通俗意义上理解的“赢在了起跑线”。
伴随着教育资源的掌握差异,所以社会上也就日益出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紧接着,就是一些人对于中国高考角度的反思甚至抨击,认为当下的高考制度太过落后,对于很多弱势群体不够公平。
但事实上,高考制度是目前看来,最能够体现“付出即有收获”的体制。举例来说,比如你创业,无论你如何努力和勤奋,最终的结果依旧还是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能够成功并不会因为付出的多少就立竿见影。相反,一些投入巨大的创业项目,照样会以惨败收场。
但是高考制度不同,只要你真正吃得了苦,成绩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当然,每个人因为生而不同的天赋,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回报不同这完全可以理解。
高考制度的回报其实也是非常清晰明了的,一个学生可以清楚知道,考到怎样的分数,就可以报考怎样的大学,最终毕业后可以从事怎样的工作,获得大致怎样的收入。而且这种回报,会通过每一次的测试考试给予学生以激励,让学生对自己所处情况更加了解。
二、大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普通人人生的改变是非常显著的,今天我们不去大讲大学可以如何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增强一个人的见识。仅仅从一些最现实的层面,让大家了解为什么高考是普通人逆袭命运的最佳“捷径”。
其一,高考使得很多家乡在偏远地区或落后农村的年轻人,第一次真正有机会离开家乡,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我们常说,改变人生首先要从认识到自己曾经人生存在的问题开始。当一个年轻人进入一座大城市,亲眼看到,亲身体验过更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他的三观必然会随之改写。人始终是环境动物,被所处环境所深刻塑造。
其二,高考给予了一个人重新定义自己人际关系的机会。这个是很难得的,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往往自己身边的亲戚和朋友,都是和自己家庭条件相近,阶层相同的人。这样一来,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但是通过大学,你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阶层的人,这些人可以成为你后来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这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因素,就是目前绝大多数的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都清楚注明了,要求本科(或大专)学历。如果没有这个学历,求职可谓是处处受限。如果你想要进入一家更大的平台,那么学历要求将进一步提升至985/211高校,这就是大学对一个人命运的最大的影响。
三、用人单位看重学历是真正的公平
“学历歧视”这个词,从各路媒体上来看,都是以一个贬义词的形式出现的。
作为有人力资源从业经历的笔者而言,其实想从反方向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就是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向来都是“择优录取”的。那么这个“优”,无非就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外貌优,颜值高在面试和职场上的优势,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第二是能力优,由于受限于面试本身的形式,目前这点用人单位更多从职场履历上来判断;第三就是学历优,这个判断难度最低,只要确认学历证书真实无误就可以。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以学历高低为判断录取标准是“歧视”的话,如果你是用人单位,你该怎么判断求职者的好与坏。是以外貌来判断吗?外貌歧视被吐槽的程度更甚。以“能力”来判断么?受限于面试形式,能力判断方式多半就是以求职者过去是否在大公司大平台工作过或过往是否担任过管理职位进行招募,这是否又牵扯出工作履历歧视?
以上,还是未考虑用人单位招聘效率的结果。企业招聘做为市场行为,每次的招聘结果未必要求的是招聘到的人最优秀,而是综合考虑了公司发展战略,岗位招聘急缓以及一些机缘的因素。如果某一岗位有几十个,甚至上百的求职者进行投递简历。那么人事部门在进行简历筛选时,如何最短的时间内选择出相较而言最合适的人才,学历就是个最直观易用的门槛。
学历背后可以反映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你的学习能力,一个掌握了学习技能的人,无论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学习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技能,道理是相通的;其二是你的自我管理能力,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意味着他可以较好地安排学习时间,并且以成绩的方式证明学习结果。而在工作中,自我管理,自我驱动和自我结果证明,同样是最重要的素质。
以此来看,学历并不完全等同于能力,但却可以较大程度上展现一个人的素质。如果叠加效率因素和概率因素,那么用人单位在安排招聘时看重学历,其实就是在看重能力,这无可厚非。
四、你想做小生意还是做大事业
持读书无用论观点的人,喜欢举相似的案例,比如李嘉诚学历很低,比如马云学历也不高,从而推导出一个结论——读书无用。
这样观点的最大逻辑漏洞在于两点:第一是把个案当作了普遍真理,第二哪怕是个例,也对个案发生的客观背景和人物属性进行了忽略。
无论李嘉诚还是马云,首先其成功的时代背景意义重大,其次其个人的能力和际遇万里挑一。忽略这样的客观情况,只片面强调李嘉诚和马云就是因为学历低才获得成功的,这十分之荒谬。
那么如果李嘉诚和马云是个案的话,这世界真正的普遍真理是什么呢?大家可以看看上面这张乌镇饭局图。
在这张桌上,坐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其中不乏腾讯、京东、小米、美团、滴滴这样深刻改变了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你看看这些中国最顶尖企业家的学历,你还会认为,读书无用么?
在几十年前,中国整体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些胆子大,敢想敢干的人发家致富。所以一些年轻人受此影响,因为读书不好可以通过做生意一样赚大钱。但时过境迁,当下的创业环境,早已进入了资本和科技时代。拥有良好的人脉资源圈和智力储备,成为做成一件大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顺应时势,因势利导,才是最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