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更5—小团圆
2019-03-15 本文已影响24人
光阴缕缕醉
张爱玲喜穿奇装异服,因为她“苍白退缩,需要引人注意”。她的衣服都是密友比比设计的。
小团圆中的比比既是张爱玲一生的密友炎樱,相识于港大,是阿拉伯裔混血儿,父亲在上海开珠宝店。
比比大概是全书中唯一能让九莉感到放松的人。比比是矮胖的身材,不适合穿另类的时装,所以就把她的创作天赋用在张爱玲身上。
比比大胆创造九莉复古,结果经常穿的不伦不类。
有一次在街上登记,管事人以为是乡下来的大姐,问她识不识字,九莉很高兴,认为自己终于插足与广大群众中。
大概她一直都是孤独的,离群索居的。
至于什么是“在街上要登记”没有查到。大概是社会动荡,需要时不时排查间谍吧。
之雍让九莉以家属的身份搭军用机去华中,家属即是代表妾。九莉沉默地拒绝,之雍释然,说她还是留在上海好。
九莉自己也知道她出去给人的印象不好,她说自己是附在两间屋里的鬼魂。
该是有多寂寞。
华中被美军轰炸,人炸死了,衣服炸飞了,剥了皮,成了赤红色的罗汉。在战争的背景下之雍和九莉闲谈着。
张爱玲大概真的是感情淡漠。难怪她会写倾城之恋,颠覆了一座城池来成就白流苏的爱情。
民国的作家大概分为两拨,一拨关注到了民生的痛苦结果就是我们会在小学的课本上看到很多他们的作品,是爱国的作家。
一波依然沉浸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管它城池炸飞。
文学的角度很难评价谁好谁坏,但从道德的角度呢?
我觉得一个伟大的作家首先还是要关注自己家国,独善其身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记得以前在哪看过张爱玲的回忆,解放后她和几位作家应政府之邀吃饭,战后物资极度匮乏,政府还给他们准备了难得的鳝糊面,她说自己艰难的吃掉了上面的浇头,剩一大碗面,别人都用责备的眼神看她,她虽也觉得不好意思但就是不肯再吃一口。
张爱玲可能是真的单纯,那样的背景下还是不愿委屈自己吃一口面。所以她始终融入不了社会,不管是动荡的还是安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