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我去做了一次小程序大赛的评委
前段时间,微信的同学来问我,能否做一下全国高校小程序大赛的评委。我说可也不是我谦虚,你看看我,一行代码也不会写,怎么就有资格作评委了呢?同学们能知道我是谁?他们说组委会已经决定了。。。我说那好吧。
于是,我就去了趟广州,做了一次小程序大赛的评委。去了之后才知道为什么找我,这根本就是个体力活儿。从早晨9点开始,要听完近30个参赛队伍的现场介绍,提问,打分。去年的评委们,做过一次,说什么不肯再来。我算是上了当了。不过,结束之后,我还真感觉挺有收获的。
今年是第二届全国高校小程序大赛。严格来说,是2019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这个比赛由教育部几个委员会联合主办,吸引了国内外912所高校的5677支参赛队伍,小程序类别的队伍有5007支,小游戏类别的队伍670支,每个参赛团队最多4人,共有19000多名学生参加。
我做评委的这一场,是小程序开发赛的决赛评选,至于小游戏开发赛,那领域因为自己不太懂,就不好冒充专家了。
评委们最后评选出一等奖10个队伍,二等奖19个队,特等奖空缺。微信团队在会场的组织相当有效率,一点时间都没耽误,把整个比赛过程控制的很精准。比赛结束后,从赛场出来,一轮满月正在升起。
在现场不太敢对学生们指手画脚,据说现在的同学都比较厉害,之前还有没入选决赛的发邮件语出不逊的,所以,我得时不时提醒自己,克制,不能太犀利。
以下是我在赛后总结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下一年参赛的选手有所参考。也期待大学生在校内就多做一些小程序,练练手。微信已经提供了成熟的环境,开发门槛放低了很多,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
虽然每个参赛团队都有指导教师,但很明显,老师们毕竟多数都在象牙塔内,疏于实践,客观的说,产品感不太强。
正因如此,几乎每个产品都有不必要的功能叠加。即使是一等奖的那10个小程序,功能还需要裁剪。核心的功能做好,就是最大的亮点,其它大而无当的功能,并没有什么用途。比如,有个小程序是做表情包的,产品分了几个功能,但是最基础的那个功能,就是把图片上的字去掉,然后自己选择定制文字,这个稍作改进,就能很好玩。我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做出了好几个有趣的表情来。
演示的时候,根本没必要列出软件架构什么的,大而无当的架构图没什么用,看起来酷炫,其实在评委眼里,多此一举。小程序本身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东西。或许是指导老师给的建议,让每个团队都把技术难度往复杂了说,但并不会给团队加分。
关于AI/NLP等相关技术的使用或套用,几乎都无必要,似乎是为了运用而运用。有个小程序是关于学手语的,其实,未必要通过摄像头识别手语姿势对不对,即使可以画一个示意图在那里,也能解决问题。这个产品,评委都给了不错的评分,也包括我。但是,产品缺陷太大了,如果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对产品改动一下,会很有亮点。
产品方向上的雷同较多,比如有好几个产品是关于时间管理和个人习惯养成的。这个一是创意不太足,二是难度非常大,要做到有亮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容易陷入平庸,切记以后少做类似的东西。
不过,总体上,这个比赛超出我的预期,尤其是那么多参赛同学,在台上自信洋溢,青春气息爆棚,特别带劲儿,优秀。以为是决赛,所以,产品基本上都有比较高的完成度,核心功能都已经可以正常运行,比我们当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祝贺这帮参赛的家伙,这次的经历会让你们今后真的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