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悦阁文学院

传统《灶王节》与现代生活的碰撞,擦出灿烂的文明火花

2020-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乐筱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清脆的童谣声,带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翻开迎接新年的篇章。

农历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意味着春节的脚步临近,每个出门在外的人都在期盼着可以回到家,与亲人团聚相伴。

这一天,又被称为“灶王节”,相传在这一天,掌管我们食运的灶王爷要上天庭开始他的述职报告。

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有很多版本,大致上有一个共同之处——败家。

作者王早早的故事《灶王节》中的“灶王爷”也是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上,给灶王爷创造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01

传说,富家子张生休发妻再娶美娇娘,却落得家财败光。穷困潦倒之际遇发妻施助,羞愧难当投灶自尽。玉皇大帝念他心已悔改,随封他为灶王。

传说中的张生嫌弃妻子,弃她而去,却不曾想过有一天他自己遭遇困难,还戏剧性地遇到发妻资助,张生羞愧难当,我们可以看得出他已有悔改之意,但是他投灶自尽的举动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相比本书中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我更喜欢很早时看过的一个故事,同样是有点“败家”的“灶王爷”,因为喜欢搜罗天下美食,看到农家姑娘的枣糕,进而想要将姑娘强娶回家,在被玉皇大帝一番戏耍和教育之下,懂得了“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并且如意娶得美娇娘,还因为品天下美食而被封为“灶王爷”。

不论是哪个传说,都在传递出积极的信息,人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夫妻之间相互扶持,互相体谅,家才能和谐。犯错误并不可怕,难能可贵的是知错能改,最重要的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该放弃自我。

02

《灶王节》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将神话传说和现代生活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安详宁静的画面。

主人公男孩天瑞踏着青砖铺就的小路,走在白色泥墙和黑色的瓦片交织中的小山村。周围是枝桠伸展的参天古树。薄薄的白雪覆盖在屋顶的瓦片上,黑白相间,画面如水墨晕染。

红色的大灯笼挂在屋檐,喜庆的光亮映红了白墙。

这个沉睡的小山村迎来了它的小客人,天瑞来到磨坊村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传统的灶王节。

当传说回到现实,天瑞和外公开始一项与灶王节息息相关的工作。

灶王节不能缺少甜食糖瓜,这可是让人心底甜蜜的美食。

书中详细的记录下糖瓜的制作过程,读过之后,我们才会发现吃在口中甜香如蜜的糖瓜,制作起来却是那么的不容易。

凌晨四点,外公起床开始用发酵一夜的母液过筛熬糖,要不停地搅拌,防止糊锅。然后趁热将起锅后的糖饴趁热拉成长条,在一抻一扣中形成圆柱体糖条。再用麻绳铰成糖瓜,糖瓜必须趁热放在寒冷的屋外,才会出现漂亮的小气泡。

美味的糖瓜香甜酥脆,外公的手却越来越苍老,这份传统的手艺是份技术活,也是份力气活。

寒冷的清晨,外公挑担子的背影在寒雾中渐行渐远,天瑞的鼻子一阵发酸。此时的他远离城市,走进山村,更能从外公的身上感受到那份农人的辛苦,手艺人的不容易。

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小种子,父辈的不容易,传统文化传承的不易,都将在他的心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传承和改变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由年轻人去实现。

03

扫尘焚香祭拜送灶王,傍晚的寒风中迎来归来的外公,看着风尘仆仆的外公,天瑞不解明明制作糖瓜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来源,为什么外公还要去做?

外公外婆的回答:虽然辛苦,但是干着喜欢的事,就不觉得累了。过着清贫的一生,但是我们很知足。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一件事,才能时刻对它保持热忱,才不会被辛苦的环境所击倒。

相比较当下某些年轻人急于求成的浮躁,外公外婆的话语正在提醒着人们脚踏实地,知足常乐,更是一种平凡生活的最高境界。

故事的结尾,天瑞从包里拿出两双棉手套,轻轻地放在炕头上。画面里外公外婆满面笑容的挥手送别天瑞,天瑞微笑着回首。磨坊村的灶王节会一直陪伴着他,还有外公外婆浓浓的爱。

《灶王节》不仅仅将传说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赋予了传说警示育人的效果。孩子了解的传统文化的由来,也在新的故事的诉说中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碰撞,终将擦出更为灿烂的文明火花。

齐悦梦想社群一营三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