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句顶不上一句
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哈哈,最近跟刘震云杠上了,就像当初跟余华杠上一样,因为一本《活着》,读了《许三观卖血记》,读了《兄弟》,读了《第七天》,最后还买了余华全集。买了之后发现,也就这四本值得读。
没读《一句顶一万句》之前,听说它是男版《我不是潘金莲》。说它是男版,并不是说一个男人发现媳妇儿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要去法院告自己妻子;而是说,同是发现自己爱人出轨,一个男人的做法。当然了,这只是宣传书或者电影的一种噱头。实际上《一句顶一万句》的重点,并不在出轨本身。但同是面对出轨,男人跟女人的处事态度却截然不同,下文会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读了《一句顶一万句》之后,发现这本书当真说的不是出轨,而是中国人的孤独。有人说,它是中国式的《百年孤独》。
确实,故事的两位男主角,跨度70年。在两个不同的年代,却一同遭遇了老婆搞外遇,并且跟第三者逃跑的事儿。
1
先说说第一男主角——罗长礼。罗长礼本不叫罗长礼,叫吴摩西;吴摩西也本不姓吴,而是姓杨;杨摩西最初不叫杨摩西,而是杨百顺。从杨百顺到罗长礼,他的经历,像一匹布那么长。
罗长礼还是杨百顺的时候,跟着他爹做豆腐。但他不喜欢做豆腐,喜欢村里喊丧的罗长礼。罗长礼一喊丧,无论跑多远,即使带着病,也山长水远地去捧场。他心里面期盼着自己能成为罗长礼那样的人。
就因为要去看罗长礼喊丧,带着病从家跑了十几里路,结果家里的羊丢了,他爹也不管他生着病,大冷天赶他出去找羊。羊找不着,他不敢回家,遇到了给人剃头的老裴。
老裴介绍杨百顺去跟老曾那里学杀猪,后来被老曾赶走了,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一个意大利的传教士老詹。老詹收了他,给他起了个新名字,叫杨摩西。
老詹给杨摩西介绍了一个破竹的工作,结果又被老板赶跑了。之后遇到了同学小宋,介绍他去一个染坊工作,结果弄丢了老板养的宠物猴,就又丢了饭碗。之后就没找到正经工作,一直在打零工。
一个机缘巧合,杨摩西在村里的社火活动上,被临时揪出来顶替演阎罗王。因为演得好,县长看中了他,就让他进了县政府种菜。一个卖馒头的寡妇吴香香看上了他的公职身份,找人给自己说媒,让杨摩西入赘到自己家。杨摩西答应了这门亲事,入赘之后就改了姓,从此就叫吴摩西。
县长被罢免之后,吴摩西又丢了公职,回家跟吴香香一起卖馒头。吴香香嫌吴摩西没本事,打发他去山西贩葱,结果提前回家的他发现吴香香跟自己的邻居老高有一腿。他抄起刀要杀了这对狗那女,被他们逃了。吴香香拿光了家里的钱,还把自己的女儿巧玲留给了吴摩西。
吴摩西倒是无所谓,老婆跑就跑了吧,无所谓,自己跟巧玲相依为命继续卖馒头。谁知吴香香的家人和原来的婆家都来劝他去找那对奸夫淫妇,他就带着巧玲一同去找。找也不是真找,想着在外晃悠十几天就回去,也好跟他们有个交代。谁知巧玲却被拐跑了。
吴摩西就开始找巧玲,找了一年没找到,却在郑州找到了狗男女。他发现狗男女生活得很艰苦,但还是有说有笑十分亲热。他跟吴香香结婚一年多没孩子,这会儿却怀了老高的孩子。
看到这副吃薯图,吴摩西的脑袋又“嗡”地一声炸了。脑袋炸了不是说奸夫奸妇如此亲密,让吴摩西生气;而是吴摩西与吴香香过了一年多日子,吴香香对吴摩西,从无这么亲密过。过去认为她对自己不亲是两人脾气不投,或吴摩西不会说话,或干脆嫌吴摩西没出息;现在看,这些并不主要,主要还是对人。吴摩西跟吴香香在一起时,虽然整天做的是小本生意,就卖一个馒头,但也吃喝不愁,但吴香香整天在说吴摩西,在骂吴摩西;现在她与老高颠沛流离,到了卖洗脸水擦鞋的地步,吴香香既不说老高,也不骂老高;老高让她买白薯,她就买白薯,回来还喂老高;吴香香似换了一个人。或者说,不是吴香香换了,是吴香香身边的人换了。吴香香跟吴摩西过了一年多,一直不见有喜;跟老高跑了半年,就扛上了肚子。吴摩西降不住吴香香,老高降得住吴香香。这就不是一个把谁杀了能了结的事。就是把人杀了,也挡不住吴香香跟吴摩西不亲,跟老高亲。他们骗了吴摩西,但没骗他们自己。这么说,倒是吴摩西错了。吴摩西又转过身子,回了货栈。唯一让吴摩西恼火的是,一个女人与人通奸,通奸之前,总有一句话打动了她。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吴摩西一辈子没有想出来。
就这样,吴摩西走了,去宝鸡找老汪了,老汪是他小时候读私塾时候的先生。在火车上,别人问他叫什么,他说叫我罗长礼。
2
再来说说另一位男主角——牛爱国。说起来牛爱国算是罗长礼的外孙,他是罗长礼的前妻吴香香亲生女儿巧玲的儿子。
牛爱国小时候爹娘都不疼,只有姐姐疼。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去当了兵。当兵回来之后娶了个媳妇儿叫庞丽娜,生了个姑娘叫百慧。
他们两公婆平时各有各忙,本来相安无事。但是庞丽娜不好好过日子,跟镇上照相馆的小蒋搞在了一起。现在遇到这种事,像王宝强一样,闹一闹,离婚就行了。可哪儿那么容易呢?现实摆在眼前,有孩子,家里又一堆事,离不起。牛爱国只好对庞丽娜千依百顺万般好,指望她回心转意好好跟自己过日子。
他一厢情愿的做法并没有感动庞丽娜,反而更烦他。当小蒋的老婆捉奸在床之后,以死相逼,小蒋就跟庞丽娜断了关系。
这事出了之后,牛爱国在镇上待不下去了,跑了。在外面呆了一年,找了个情人叫章楚红。他跟老婆说不上几句话,却跟章楚红有说不完的话。本来打算跟情人私奔,又被劝住了。这时,他妈病危,他就急急忙忙回家了。
办完了他妈的丧事,庞丽娜找牛爱国离婚,牛爱国不依,硬要拖着她,最后庞丽娜跟自己姐夫私奔了。
听说庞丽娜跑了,牛爱国本也没什么反应,但是周围的人不依不饶,劝他去找。顶不住舆论的压力,他也上路了。
但他出去,不是找狗男女,而是找罗长礼的后人。他妈临死都没放下自己的后爹罗长礼,他想替他妈找到罗长礼的后人,想听听罗长礼死之前说了什么话留个他妈。
找的过程中,他突然悟出来一件事——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他开始回想这十年发生的事情,桩桩件件都不称心。而最开心的,是那时跟自己的情人章楚红相处的日子。
他放下所有的事情,想把章楚红找回来,却发现事过境迁,一切都变了。当时没做的事情,现在再想做,也再无意义。可他并没有放弃,踏上了寻找章楚红的路……
3
故事并不像我说的这么简单,这里面牵扯的人海了去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孤独、悲哀和无奈,而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中国最底层老百姓的经历,活脱脱应了那句中国式的《百年孤独》。
正因为这本书说的不是道理,所以我讲不出道理。我读到的,无非是在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中国人无法挣脱的道德伦理的束缚、自身性格的桎梏和现实生活的苦难命运。简单说,就是身不由己吧。它有点像雨果的《悲惨世界》,有点像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有点像余华的《兄弟》,还有点像金庸的《天龙八部》。它又跟这些都不像,所以它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一本中国现代和当代的苦情剧。
囿于时代和社会背景,自身的成长因素,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无法挣脱自身的社会属性,所以终酿成悲惨。
4
再来聊聊李雪莲和罗长礼、牛振国遇到爱人出轨的作风。
李雪莲一开始想杀人,自己没能力,找男人帮忙,男人靠不住,于是告;罗长礼、牛振国一开始也想杀人,后来老婆跑了,他们被迫找人,最后逃。
女人勇往直前追求真理,男人吃哑巴亏逃避现实。
女人较真,男人说好听了是豁达,说不好听,就是窝囊。
而这些表象的背后,则揭示了男女的社会地位。女人为什么能豁出去,男人却畏畏缩缩?是因为女人在这个男性社会本就一无所有,所以才拼了命去争取,就算无果,也损失不了什么;而男人不然,男人什么都有,跑了个把老婆只不过是丢了面子,再讨一个也没什么难处,所以根本不在乎这些。
这么说话可能有点女权主义,太过激进,有失公道。可这就是我看到的赤裸裸的现实。即使是在今天,女性依然是从属地位。同等条件下,女人和男人的待遇就是不一样。
就拿出轨举例子,马蓉出轨和文章、林丹出轨的结果就不一样。王宝强离婚,马伊俐、谢杏芳原谅。
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认同毛姆叔叔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说过的一段话:
不管怎么说,一个结了婚的男人又爱上别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常常等他的热劲过去了,便回到妻子的身边,而她也就同他和好如初了。这种事谁都认为是很自然的。如果男人是这样,为什么女人就该例外呢?
就是啊,凭什么就要例外呢?社会地位不同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男人强,男人挣得多,男人就值得被原谅。女人弱,女人对家庭没有男人的贡献大,所以女人就该遭唾弃。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也只能呵呵了。全世界都是这个屌样子。
可全世界的女人遇到这种事,都跟李雪莲看齐,世界就乱套了。没人生孩子、管孩子,没人打扫家,没人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这时候发现了,女人的贡献并不比男人少。
依我看,女人就不该靠男人,要独立起来,改明儿卵子技术成熟了,咱不靠男人也生得出崽儿。那时候男人也没啥用了,其实现在也没啥用,要么那么多女汉子哪儿来的呀?
在女性越来越独立的今天,要求并不是表面上的看似平等,而是从社会地上的根本改变。女权主义之所以存在,就是在争取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这种平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性别歧视的藐视,对男性社会的推翻,更是对人类历史的否定。对于男性来讲,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就目前来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有一天,女性和男性在生理上、智力上、功能上没有任何区别,否则,女性还是没办法与男性平起平坐。
我不敢说这样的事情以后不会发生,毕竟科技日新月异,天晓得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女同志们仍需努力。我们首先要自强独立,自尊自爱,脱离那些所谓的家庭束缚、伦理道德。想要平等,就要像个男人那样活着。老公出轨了就离婚,不要磨磨唧唧顾前顾后。你家孩子长大了,不会怪你。狗改得了吃屎的话,猪也能上树了。
话糙理不糙,今天就说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