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2022-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er东戈止
网图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故乡通常是指祖籍所在地。人如飘零落叶,叶落总要归根,这个“根”就是血脉所系的祖籍地。中国数千年小农经济模式,人员流动性小,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那一块土地上,从未离开过,也无从了解外面世界的任何信息。虽然多数人内心深处抱有“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一看”的愿望,但真正迈开脚步跨出去的仍然是少数。这些走走出去的少数中,倘功成名就,便希求荣归故里,即便一事无成,也希望叶落归根。乡情、乡愁等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厚植积淀涵养而成。
也有少数人并没有出生在祖籍地。在传统意义上,出生地算不上故乡,顶多也就是“第二故乡”。但这部分人对故乡的概念和感情,却是出生地远远大于祖籍地。对于他们来讲,祖籍地是“根脉”所在,要认,不能也不会忘。但出生地是他们生与长的地方,其中的情感浸润、融入和积淀,必然更深沉更丰厚。即便是成年后考学工作到异地,倘若说到故乡,首先在脑海里跳出来的,一定是出生地。实质上从情感上,出生地已远远超出了祖籍地故乡的概念。
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理解,很多的侨二代侨三代,包括“宝岛”上的更年轻一代,对祖*国的这种情感联系,实际上可能比较脆弱,并不牢固,也不排除个别的受当地社会意识和刻意的“去化”宣传的影响,有排斥、激烈反对甚至仇视的情况。如何通过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深彼此的文化沟通、交流、交融,促进文化认同,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而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伟事业所必须的。
——我辈,人人,当为此而不懈努力!
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