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论语别裁》读书笔记07

2020-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玲姐说说

一、《学而》篇学习笔记07

老鼠生儿的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无父之道,可谓孝矣。”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

“父在观其志”的“志”,是“意志”,包括思想、态度。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要诚恳,接受就是接受,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做个好人,就要做到底。父母死了,三年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做法,这是孝子。

无所适从的礼俗

讲做学问的态度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提到了《礼记》。

中国乃礼仪之邦。

文化表现在形式上,常有四样大类:“衣、冠、文、物”。

为自己的国家建立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

《论语》上的“礼”是社会秩序,个人的礼。

在中国的礼貌,有事写信用通称,呼姓是不礼貌的。

“礼之用,和为贵”,这等于礼的哲学。礼的作用是中和作用,就是和平。这也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

法律也就是礼的作用,法律的原则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交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先王”中国文化中称先王,不是指哪个皇帝是先王,“先王”两个字,就是我们讲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意思。所为“王者望也”、“王者用也”这些注解外,“先王”两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所以中国文化的先王之道“斯为美矣”。最了不起的,我们人文文化的建设,比世界上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早。“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不能过度,“矫枉过正”,过正,又歪了。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