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谬误之因果非必然
2018-05-01 本文已影响11人
格林先生说
【Day8】今日学习《批判性思维》
继续给大家讲解重要的逻辑谬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因果非必然的谬误。
在产生一个问题时,我们往往会急于找到问题的原因,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这个解释往往过于仓促,得出错误的结论。
原因是事物并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么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所构成的。
因果非必然谬误的类型
1.把相关当因果
就是过于简单给出因果,只是将事物间的相关性简单判定为因果性。
比如那些成绩厉害的学生,平时都去运动,没有花费过多时间学习,所以认为运动能帮助提升成绩。
这个案例就是简单地错误分析了因果,这些爱运动成绩好的学生很可能是背后在家努力学习,同时请家教来辅导,所以才提升成绩。
应对这种谬误,我们可以列举更多的可能性,找到真正的原因。
2.把必要当充分
我们往往没有区分必要和充分的关系,将产生问题的其中一个因素认定为唯一。
比如高中时期,老师们往往会告诫我们,同学们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所以我们认为高考没考好,以后工作或人生就不行了。
其实我们可以简单的想到,高考确实是人生中的重要考试,但没考好不意味着以后的路就不行了,往往过于夸大了某件事的重要性。
事实上人生中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会改变你的原有轨迹。
因为生活中类似的案例很多,可以举这种案例来应对这种谬误
3.把可能当必然
这种谬误也叫滑坡谬误,认为某件事情发生后,必然会导致后续一系列行为的产生。
还是拿刚刚的例子来讲,高考发挥失常,便认为以后的学校就不行,学不到高价值的内容,结交不到优质的人脉,找不到好工作,从而找不到好对象。
那我想再补充一下,是不是 最后要上吊自杀了
所以应对这种谬误,多用荒谬的例子告诉对方
同时可以举更多的反向案例,比如很多成功人士都没有上大学或者以后发展好的同学未必出自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