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明回家
窗外是互相媲美的小别墅,村路旁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轿车,这一切变化让坐在车内的灿明百感交集。
这一次决定回来,已是迫不得已,灿明的心里也做足了准备,但是离家越近,他的心口也不免“咚咚”起来。
车在家门口缓缓停了下来,灿明踌躇间,看到母亲惊喜且略带慌乱的面孔,手上还紧握着一绺草:“你怎么也没提前打个电话啊,你看我什么也没准备……”
父亲闻声也从里屋走了出来,简单地点点头:“回来了。”然后转身和母亲张罗去了,灿明的话都梗在喉咙口,其实自己能撑得住,就是不知道一贯以自己为傲的父母亲能否承受住自己的变故。
灿明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一直在外颠簸打工,逢年过节才回来,灿明总是乖乖地上学、回家做饭,吃完饭写作业,再自己洗漱睡觉,每天一早还会自己早起朗读课文。
灿明还有个弟弟,弟弟却不怎么喜欢读书,所以两个孩子的成绩也成了鲜明的对比。每次父母回来,遇到相邻好友的时候,总是会夸灿明太乖太争气了。做饭的时候,母亲也经常做灿明喜欢的红烧肉,每次上菜的时候,盘子都会明显倾向灿明那一端,灿明会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给弟弟夹菜。
弟弟是粗犷且简单的,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什么事,可是灿明不一样,他太会察言观色了,他幼小的心里,明显地感觉到母亲这种明目张胆的偏爱是不对的,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因为父母在家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灿明总想着要做点让父母开心的事情,比如帮忙做点小家务,认真做作业,考年级第一,在小小的灿明眼中,这些事情都是父母经常会夸他的地方,所以他也很认真去做。
就这样,灿明从小就被贴上了“省心的孩子”“优秀”的标签,他也不负众望,考上了他所在的省市最好的高中和最好的大学。
大学填报专业的时候,灿明想填的是社工相关的专业,可是父母坐在一起,凝重地盘算他的将来,父母没有听过什么叫做社工啊,在他们眼里,男孩学医、学机械,女孩去师范、学会计都是正当的。于是,灿明顺从地填了“机械制造设计”专业。
大学四年,是灿明离家最久的四年,他开始有时间和空间来考虑自己的喜好,什么机械什么自动化,他大一的时候就厌倦极了。于是他也感受到了逃课的快乐,以及加入了一些社工社团,他在那个领域里如鱼得水,可也还是要小心翼翼应付自己的各种本专业的大小考试。
毕业后,父母极力鼓动灿明再继续考研,加强机械化学习,灿明就在那一刻,突然厌烦起了学习,自己已经忍受四年,难道还要用更大的青春去荒废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吗?
所以,这一次,灿明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毕业后去了某青少年服务组织,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在那里,灿明感受到了由内而外的快乐,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可是好景不长,父母会通过电话或者见面的时候,忧心忡忡地对灿明的职业表示了不了解和不支持。灿明曾经很认真地和父母解释自己工作的价值,但是常常被这样的话噎了回来:
“它赚钱吗?”
“当初要是听我们的话,去考研,现在出来工资不知道有多少!”
“你知道你二姨他儿子,从小到大读书都比不上你,但是人家现在在工地工作,一个月两万,早知道你还不如不用读那么多书。”
“以前那么听话,现在怎么什么都不听。”
“你都不知道以前我们日子有多苦,现在都指望着你,结果别人都混得比你好。”
……
这样的话不知道说了多久,灿明的自信也一点点消磨,他开始怀疑自己,也开始变得踌躇不前。
后来,灿明着手办了个外贸公司,主要出口雨伞。
当时正是外贸刚开始萌芽,灿明也在短时间内就赚到了第一桶金,这可把父母高兴坏了,觉得自己的孩子给足了他们面子。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自己年前囤积的货都无法出口,而工厂里员工的工资都是不能拖欠的,于是在发完工资、结完房租水电后,灿明还欠银行一大笔钱。
终于是支撑不下去了,灿明付了遣散费,关闭了自己的工厂,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回了家。
“吃饭啦……”
母亲的声音打破了灿明的沉思。
一桌子都是灿明喜欢吃的菜,面对父母殷切的脸,一种愧疚感油然而生,灿明努力想着,该怎么开这个口。
父母闲扯着家长里短。
“爸、妈……”灿明正欲开口。
“对了,阿明,你知道吗?你国远表弟你还记得吧,就之前不就出国留学吗?结果回来还没找到工作,整天在家待着,当初他要出国,我就觉得不行,这不还不如没出国的嘛…”
灿明那口饭,就着滚烫的鸡汤吞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