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试的方法

2023-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昌平老刘

据说大多数管理者面试应聘者的时候,都会采取比较个性化的方式。

比如面试一个技术岗位,会问问对方做没做过相关的具体业务,遇没遇到过困难,遇到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在具体技术岗位上认为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怎样才能胜任该岗位。

前一阵子因为部门缺人,我面试了许多技术人员,大体上也是这样的路数。我自己觉得这样的做法,应该比较理想,符合人性化管理的预期。

可是数字化管理课程中说,这样的方法虽然很常见,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属于非结构化面试的方式。

按照课程内容,应该尽可能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来进行第一次面试。因为这时候是从多个人中进行初步选择,只有用结构化面试来进行,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起到比较真实甄别判断的作用。

比如面试一个技术岗位,最理想的做法是出一套题目,让所有应聘这个岗位的应聘者都回答同样的一套问题,通过大家回答的差异,来进行初步判断,这样准确性会更高。

这让我想起来多年前自己去一家公司参加面试,就是一大堆人,一起进入会议室,每个人都发了一套题目,让大家回答。

那次自己失败了,没能通过初试。现在回头看,那家单位采取的初试,就是结构化面试的方式。

现在自己的招聘进度很不理想,尤其是电气自动化工程师岗位,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那么对自己的面试方式进行反思,是必须的了。是不是也应该认真研究下,找到一个结构化面试的方法来进行呢?

但是自己也有专业不足的问题。毕竟自己是一名机械设计工程师,电气自动化这一块儿的知识,实在非常有限,非常肤浅,可能弄不出来一套合适的题目,来对电气自动化工程师进行结构化面试。

不过,尽管如此,在以后的面试中,尽量用同样的问题去跟应聘者接触,尽量少带个人主观性因素在里面,总是一个合适的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