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愚回忆录(三十四)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75人  劉海峰

第八节  兵团二机厂后期 领导班子变动与编制扩大

1974年党委书记政委刁奇,因在抗日战争中先后七次负伤,身体健康欠佳,因病提前离休。

此时,李万友任党委副书记、厂长长;从佳南农场调来刘文信任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副场长崔庆元调依兰收获机厂,先后任副厂长、厂长。副厂长有杨适群、任庆三;

1975年,基本路线教育结束后,技术科科长蒋中昌提升副厂长;1978年,王健中从收获机厂调来任副厂长;1976年9月,高洁从收获机厂调厂任副厂长。

1976年底,副政委刘文信调佳木斯兵团设计院任党委书记、政委;朱玉池提前离休;此时李万友任厂党委书记;姚善祥从佳木斯肉联调来任厂长。

李万友厂长任职后,为适应工厂不断发展的需要,扩大工厂了的编制。把一车间一分为二,成立铸造车间,精密铸造车间。铸造车间担负铸铁件生产任务;精密铸造车间则是铸钢件的生产。

当时主要产品是精铸密封环。以前二机厂生产密封环是用圆钢加工,原材料浪费极大,一块圆钢用车床加工,中间挖空,大量钢屑浪费掉了。

军工生产半自动步枪时,工厂掌握炼钢技术,军工生产停止后,改试生产密封环。经铸造生产的密封环节省了大量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车间也是一分为二;成立了机械加工车间和工具维修车间。同样,三车间也变成两个车间;即锻压车间,热处理车间。

将包装组升格成立了包装车间。后勤服务单位,有汽车队、供电所、锅炉房、空气压缩机站、发电房等小单位合并成立了动力车间等八大车间;将厂卫生所提格为厂职工医院。

与此同时,厂机关也大幅的扩编:撤销政治处,成立组织科、宣传科、保卫科、党政合一办公室。

成立厂工会,不设专职工会主席,由副厂长兼任工会主席。

成立了厂团委和武装部;撤销二机厂初期按司政后编制的生产指挥部,成立生产科技术科、质量检查科、计量科;撤销厂后勤处。成立了财务科、供销科、劳资科、基建管理科等十五个科室。

在农场工作多年的李万友厂长,可能是在工作思维和方法上,更适应农场那套管理办法,对管理工业企业较为生疏,同工厂的干部在看问题的方法和工作方法等不大一致。

于是,从友谊农场调来刘长志任铸造车间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孔凡平任热处理车间支部书记指导员;王龙岗任包装车间支部书记兼主任;王喜章任管理科副科长。

姚善祥厂长任职期间,又从笔架山农场调来马长海任组织部长;孙玉良任保卫科长;张万德任工具维修车间支部书记。从友谊农场五分场调来吴国英任厂家属连连长。

可是,这些干部一是文化较低没有学历,二是他们只有农场的工作经验,没有管理工业企业的知识,三是不懂得工厂的生产技术。

在工厂工作,外行是很难领导内行的,举个例子,那时工人个别人在上班时间干私活,当内行的领导在时他们不敢干,可是当这些外行领导在车间的时候,干私活的工人照常放心大胆的干,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领导干部不认识产品。

因此,从农场调来的干部,对工厂的生产经营起到的积极作用有限,还是需要一个从头学习的过程。

这些干部来工厂后,又从农场调来一些工人,同样这些从农场调来的工人文化低,没学历,不懂工厂的生产技术,难以对工厂的生产发展施展才能.发挥作用,客观上降低了工厂职工队伍的素质,为日后工厂走向衰败埋下了隐患。当然这不是工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

调外来农场干部进工厂,最大的问题是:打击了本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有的干部认为,厂领导不信任我们,个人没有提职上升的空间,因此工作消极,不努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些干部,因此调离了二机厂。

从农场调来的干部和工人都要从头学习,经过两三年之后才逐步熟悉了工业企业的管理规律。工人也是要用两三年时间学习才掌握一门技术,才对工厂的生产建设发挥作用。

因此,李厂长和姚厂长从农场调干部,没有也不可能收到他们最初预想的结果。

1979年上半年,厂生产形势下滑,月月不能完成生产任务。李万友书记因身体多病,很难适应基层领导工作的要求,调到总局交通处任处长,姚善祥厂长也调佳木斯肉联厂。

危难之时,红管局党委让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老干部任庆三任厂党委书记。老任头走马上任,组织全厂大会战。三个月补上了上半年的欠产,年底提前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受到上级机关的好评和群众称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