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心臆

《大雅·公刘》:伟大部族的第一次成功迁徙

2020-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大雅·公刘》:伟大部族的第一次成功迁徙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周的历史上,有五次大规模的迁徙。

公刘时代,由其主持的从戎狄之地迁往豳地,是这个部族的第一次成功大迁徙。纵观这次迁徙,有几个关键可圈可点。

一、迁徙的原因——匪居匪康

部族作为后稷的后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然而,整个部族处在戎狄之地,面对的是一群强悍、野蛮的游牧者,经常受到他们的袭扰。

“匪居匪康”,公刘和他的部落经常受到敌人的侵扰,不能安居。这是这大迁徙的根本原因。

二、迁徙的准备——爰方启行

迁徙相当于战略性撤退,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便会兵败如山倒。

首先,公刘带领部族“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先整治田地,以生产更多的战略迁徙储备粮。把储备粮储存在专用的仓库里,把迁徙用的干粮装进各种袋子里。

可见,公刘和他的部族对于这场迁徙做了一年以上的战略准备。显然,这是一位深谋远虑的部族首领。

然后,“思辑用光”——进一步明确迁徙的战略目标,使部族团结起来,努力光大整个部族。

最后是迁徙前武装力量的准备。“弓矢斯张,干戈戚扬”,弓和箭之类的远袭武器都准备齐备了,盾牌、矛戈、斧钺等近战兵器也都准备到位了。

如此,才“爰方启行”,整顿土地,储备粮食,统一思想,整好武备,才开始率领部落出发!

三、迁徙的实施——君之宗之

迁徙的战略目标既然定位为“思辑用光”——统一部族思想,光大部族力量,整个迁徙的实施必然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

1、观察地形、调查水源,选择定居点;

第二小节的“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一会登上高地的小山,一会下到平地上来反复勘探。第三小节的“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到泉水众多的地方去勘查,到广阔的原野上去勘验,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冈去侦察。第五小节的“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度其夕阳”都是这样的勘查、勘测,因地制宜。

2、缔造精神领袖的完美形象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引领大家迁徙的公刘是什么样的形象,他穿戴着什么呢?美玉琼瑶样样有,腰间还佩戴着用玉装饰的刀。此时的公刘,显然不是一个无产阶级工人领袖的劳动形象,而是一个自信满满,深谋远虑的部落领袖形象。

除了穿戴,定居豳地后,公刘还主持了聚餐和祭祀活动。从而奠定了他众部落领袖的形象,最终达成“君之宗之”的最终结果。“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在公刘组织的聚餐和祭祀活动中,参与者在侍从的引导下,威仪严整,入席后觥筹交错但宾主有序。公刘仿照先祖们搞筵席那样,严整有序,先举行了祭祖仪式,然后才开始依序敬酒,酒醉饭饱之后,大家一致推选公刘作为部落领袖。

在这里,我们的确能够依稀看到《宾之初筵》的影子,公刘以前任影为自己行的准则,后人也已公刘的影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几百年后发生的“鸿门宴”,一千多年后发生的“杯酒释兵权”或多或少都有点这位部落老首领的影子。

3、创造新的组织形式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公刘将所有劳动力分成三支队伍,轮流安排不同的工作。组织人们将低洼的湿地,改造成产粮的肥田。安排人在西山脚下太阳能够照到的山坡,改造成豳人的居所。

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追随公刘的人群已经到了足够大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科学的组织,这种数量上的优势便无法发挥出来。“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在公刘的的带领下,人们开垦的土地已经很广大了,已经需要登山山冈才能根据日影辨明方向。这句话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表明了参与迁徙和开疆拓土人数的众多。

后稷对于周人的贡献,集中在农耕方面,使这个部落达到可以依靠农耕为生的地步。公刘对于周人的贡献,在于通过迁徙,进一步发展了农业文明,在人居环境改造、部落人事组织、宗族信仰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