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对孩子陪而不伴的家长吗?
有一个精神病人,认定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任护理员百般劝诫、软硬兼施,都不能说服他像其他人一样正常吃喝。这样过去三天了,情况十分不妙,一位资深的心理医生来到院里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并告诉病人:“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迟疑地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觉得病人已经接受了旁边这个人是自己同类的时候,就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盯着医生说:“蘑菇是不能动的!”
医生回答说:“蘑菇也是有生命的,当然可以走来走去啦!”病人觉得有道理,就也站起来走来走去。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了一个汉堡开始吃,病人说:“蘑菇怎么可以吃东西?”
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要吸收营养,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啦!”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这个病人就这样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犹豫了一会是否要拿这个故事来开头聊父母“陪伴”孩子的话题,但或许这个有点“过”的类比更能直接戳中身为父母的你。难道不是吗?当你打定主意想要改变、控制孩子的一切的时候,难道你心里不是类似地认为自己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标准是天经地义的,孩子就像“精神病人”一样需要你去“纠正”吗?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理解为“正常”,那么孩子太多的思想和行为都可以看做“不正常”,让孩子慢慢变得“正常”以适应大部分的社会规则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说明需要父母把他当做另类去生拉硬扯地被改变——实际上往往也不奏效,更何况孩子本身的秉性里面有太多独特的、创造性的部分是值得保留一生的——甚至是他们成功和幸福的“芯片”。即便在需要得到教化的一部分,他们更需要父母进入他们“另类”的世界,跟他们处在同一个高度对话,引导但不强迫他们认识世界,这就是“深度陪伴”的方式。
那么,深度陪伴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父母自身的素养和情绪状态。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当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父母的思想和行为都会渐渐被孩子模仿。身正影子才不斜,如果父母自身素养不好,每天很大的负能量,还能指望你对孩子有正向影响吗?你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吗?倒不如不接触孩子来的好。所以,即便你有某些嗜好、碰到很糟糕的事情,在你接触孩子的时候,无论如何哪怕“道貌岸然”也要维护一个正面形象。
其次,当你跟孩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即便不是每时每刻,也应该至少做到绝大多数时候是心无旁骛的,并放下一切成见去探索、好奇、发现。你需要对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没有评判、指责、轻视、 打击、打断,只是很单纯、很专注、很幸福地聆听和观察。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你为什么这么想(做)呢?你觉得这样做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等回应。
当孩子表达越多的时候,其实就给了你真正了解孩子的机会,你可以在心里思考:他实际上在表达什么(做什么)?他的深层需要是什么?我该如何对应他接受的方式与他相处?让孩子在你这里觉得是安全的,让他尽可能的表达和表现,这非常重要,否则他会有你意想不到和不能控制的灵魂出口。
陪伴的时间不是决定性因素,有效陪伴最重要,就是要懂得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参与到他的成长中去。其实很多父母可以回想一下每次跟孩子一起都在做些什么。在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候,你有多少时间是在自顾自地叮嘱孩子要认真听讲、听老师话?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在讲他的一些见闻的时候,你有多少次听到跟没听到一样,甚至对孩子的见解进行武断抨击?
即便在家里,孩子有多少时间是在独自做作业或者看电视、玩游戏,而你只是在一边刷微博、刷朋友圈?当你发现孩子成绩下滑或者玩游戏太多时,又有多少时候你只是在指责而没有认真听取他内心的感受?很多父母以为口头训斥孩子不许这个不许那个会有用,且不用说你的“不许”有几分合理、他是否听你的,即便他违背了你又怎样?
再就是,就像储蓄硬币一样,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有意识有质量地肯定、欣赏、信任、鼓励,给孩子正能量,当面不当面都可以这么做。这方面其实极其重要,如果能做到随时随地、无影无形,孩子的成长一定是快速稳定的。必须要说,中国还有太多的父母怕孩子一夸就骄傲、一骄傲就忘乎所以,所以很少认真的夸孩子,甚至刻意打压孩子的自豪感和表现欲望。
本质上说一个人在现实世界能展现出多大的成就,赢得多少人的认可是由他内在正能量的强度和密度决定的,当父母不断给他肯定、欣赏、信任、鼓励的时候,就是在不断给他加注能量,他的这些能量会转化为学习成果、才艺水平、为人处世的情商,如果在小的时候就形成了稳定的能量循环,长大以后的事业成就容易更好,情感也更容易顺利顺畅。
那么相反,你总是给孩子挑剔、指责、怒气、担心的时候,他的能量不但不能增加,反而被你一点一滴抽掉了,你要他如何能应付学校繁重的学业、青春期的烦躁和人际关系问题?他未来又如何能够做到独立自主?被频繁报道的各种学生恶性时间不能不说跟做父母的的没有长期做好“能量补给”有关。
然后,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方式和形式,这有利于你对孩子全方面的了解。同时,当你们有很多时间、场景、形式的共处之后,本身就会让孩子对你有更深的情感,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可以有很多快乐回忆的。比如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或打球;可以是一起听段音乐唱唱歌;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探险……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当孩子跟他玩在一起。也需要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拥抱孩子等等增加亲密感。生命历程上安排我们陪伴孩子,其实就是要让我们过第二个“童年”(第三个是孙子的),让我们记得生命本来的快乐,暂时跳出成人世界的刻板、压力,也是给我们自己补充能量的方式。
还有,就是在孩子遭受重大挫折以及犯错误的时候,更需要得到父母的深层的认同和体谅。无论父母为孩子创造多么好的环境,孩子在和世界打交道的过程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挫折或者犯一些错误。因此而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让这些情绪得到及时发泄也是必须的,该哭的时候得让他哭好,生气的时候就让他生一会气好了。纾解的坏情绪不会产生心理创伤,被压抑的坏情绪才会。当然,在过程中体谅他的情绪,在事后跟他一起分析前因后果总结教训是父母必须要做的。
最后,父母双方对孩子的陪伴一样重要。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区分得这么清楚,但毫无疑问,孩子的成长必定同时需要父亲阳性的能量和母亲阴性的能量,如此才能“阴阳平衡”。
真正的陪伴,是需要一点代入感的,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同龄甚至更小的孩子,做他的“蘑菇”,去感受对方的各种焦虑与渴望。甚至还需要动用一点记忆力,回想当初的自己。让自己变成孩子的同龄人,变成他的朋友,他的同盟,他翻越人生路途上各种高山大河的伙伴。你需要很有耐心,耐心地等待自己终于被接受,耐心地等待各种奇迹的发生,不骄不躁。
如果你还没做父母,你或许能对应到自己曾经是孩子的时候没有被父母深度陪伴的孤独与无奈,因为看清了,你或许可以跟父母达成深层的谅解,而且在他们老的时候你能够做到深度陪伴他们,同时,等你有了孩子你会懂得如何陪伴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