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故事1:该反省的是谁?
问题由来:
一班主任一学生一家长慌里慌张的奔向我的办公室。原因我在电话里已经基本知晓,孩子违反了重大纪律,按要求停课反省,家长也到了就是不愿意且和班主任吵了起来。班主任很无奈,只能带着家长和孩子来找我。
情景回放:
挂上了班主任电话,我就在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长,又是为何这样执拗。
家长和孩子到了,家长见到我,上来就说:我不想让孩子回家反省!情绪还略带激动。
“你先坐下,有话我们慢慢说”。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要停课反省不?”
“知道,就是玩手机了。”
“你知道他现在成绩怎么样不?”
“不知道…”
“你知道他现在的成绩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不?”
“不知道…”
“你知道…?”
“不知道!”
四十多岁的样子,笔直的短发,深邃带着忧伤的眼神,穿着深绿色带着油污的薄棉服。打量着这个一问三不知的家长,我发现这可能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我给他讲携带手机是违反了什么纪律,理应受到怎样的处分;我给他讲,手机有怎么的危害,和目前成绩有怎样的关联;甚至我还给他讲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等云云的大道理。我想可以了了吧。
谁知家长说,“孩子不能回家反省,主要是因为回家吃不上饭!”
“嗯?”我一脸错愕。
他接着说,“孩子妈妈去年年初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之前都是孩子妈妈做饭,我不会做饭。孩子要是回去了吃不上饭。”
这确实是令我震惊的理由,不能回家反省原因竟是回家吃不上饭。我不仅仅是震惊,而且震怒了。我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依旧纠缠着。并且继续向我争取说,俺小孩以前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有违反纪律,以前的老师都対俺孩好的很;给俺孩子一次机会吧,能不能下次违反了再回去?
“不行”!
“别反省三天,反省一天好不好?”
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央求,一而再再而三的讨价还价。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问题解决:
通过我们的谈话,我也基本了解诉求和问题所在。我就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工作成功化解了本次纠纷。
一、站在家长立场换位思考。
家长并非不知道违反了重大纪律,也并非不知道违反了重大纪律需要回家反省。而是家长觉得回家反省就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这是核心。吃不上饭不太可能,不然又没有条件上街吃,这么长时间岂不饿死了。可能就是做的不好,勉强吃点。这是次要的。
二、从学生出发,切实解决问题。
首先让家长理解“反思”不是责罚而是帮助。学校没有责罚,带回家我们也不允许家长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多点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本次反思仅仅只有三天,但三天里可以给他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想想别人都在校学习而自己为什么要在家待着,想想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办,也给家长留个思考自己教育方式和孩子自身问题的空间。就算耽误了点时间,如果能够实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益的。
其次让家长安心。家长担心耽误学习。我就让孩子说说,现在成绩怎么样,在学什么。通过孩子的成绩,通过孩子将要学习的内容。我着胸脯对家长说:你放心!若能听我的,按要求反思回家,成绩不仅仅不会下降,还会有提升,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我之所以有信心,因为目前他的成绩是在不断的下降,而下降的原因是沉溺手机;三天里都是在复习,在家依然可以自己做。
最后是给家长的建议。为了确保反思有效果,我给家长几点建议:
1.给孩子正当的爱。在农村现在孩子少,家里孩子都是宝贝,尤其是这样的家庭,孩子是家里的全部希望,更是爱的深沉。超出正常的爱就是溺爱,溺爱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看着孩子的穿着,想着孩子的行为,该家长是太溺爱孩子了。老师也爱自己的学生,慈爱是,严厉要求甚至惩罚也是爱。
2.给孩子树立规矩意识。“玩手机”甚至家长都觉得没啥。有多少孩子误入歧途,就是这样一次逾越规矩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还被家长不当做一回事造成的。“小时偷针,大时偷牛,小时偷根线,若偷成习惯,长大牢里见!”错了就是错了,一定要认识到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规矩意识就是要从现在开始,这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3.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反思不是待在家里苦思冥想,而是要和行动相匹配的。你不能让孩子大睡三天。他可以自学,要认真写反思,更重要的是参与家庭生活承担责任。比如家里的秋收可以让他一起参与,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做饭。男女平等,做饭不是女人应该做的。男女都有参与的义务。做饭是生活的基本技能,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之前不会做饭现在可以学,看别人做,多尝试就能学会。你学会了,也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对孩子和自己而言都有很大帮助。
父母之爱子必为计深远。学习固然重要,高分低能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甚至是个人发展需要。比如,某大学生上大学了不会剥鸡蛋、洗衣服,因无法独立生活而辍学,令人惋惜!当代学生,学会如何独立生活,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为人处事,都很重要。
本次出现的问题,仅仅在于孩子吗?仅仅需要孩子反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