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集 曰归(上)

2017-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素绾故渊
采桑集 曰归(上)

采桑集 序

漫读者,才子佳人之旧事。为宫商,为丹青,为杂剧,为话本,为辞章。先人闲情之感,古韵流芳,余欣欣然亦得其所哉。今敢截断章,取义于微,恭疏短引,少寄写意,窃前缘续以后事,翻故阕为之新声。短言小说,是以名集“采桑”、“长生”云云,万丈红尘,三千弱水,聊抒心事,唯茶余一笑尔。

一盏清茶半壶月,三两鸿儒话浮生。

落笔山川犹未至,且闻弦歌画船来。

故渊于丙申年农历四月十八日

采桑集 曰归(上)

汤汤忘泉,顾盼奈何。荆棘丛生,妾衣长难度。

念一世《金刚》,却成两生挂碍。

“曰归曰归,”她念。

他应,“岁亦莫止。”

她无名。因生时值薇草绵密,故人称,薇女。

薇女养于招远县鲁公人家。善骑射,犹爱打猎。每上马持弓,发必命中。她有一只小马驹,名叫骊驹。

他是张生,名于旦。不过一介平凡书生。生性狂放,慕魏晋名士之风流。荒庙破败,却够他读书所用。

他见过她两次。一次她回马扬鞭,明眸流转,长发蹁跹。一次却在棺木中,静静躺好,再没了生息。

她不识他。他却有一幅她的画像。

那是早春时节,她身着鲜红的貂皮小袄,一头黑发用长长发带束起一半,余下的随风轻卷。手里采着一束青青薇草,回眸一望,策马扬鞭。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此后,他时常忆及她的容颜。提笔功课,却是将她画了下来。

他细细珍藏着画,心底默默存了念想。

可未曾想到,红颜薄命,竟至如斯。再次得到她的消息,却是出殡时。养父鲁公将她的灵柩暂时安置在他所寄读的荒庙。

只是一面,却再也忘不了。

她离世了,他把悲伤藏在心里。原以为自己生性不羁很快会淡去内心快乱做结的相思,可为她日日礼佛、夜夜祷告,这情愫竟一直压在心头,难以排解。

即使表面上,他依然淡漠如尘。

终有一日,他醉倒在灵前。为她也斟了一盏清酒。

“一面惊鸿,却告相思。卿若听闻,惟愿赴约。”

生有拘束,死无禁忌。你若知晓我的心意,会如约而至么?

他静静等待。

她不会来。

鬼使神差,他居然还是没有放弃。和以往一样,日日守在灵前祈祷。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半年的光景。

夜晚,他借着长明灯研习书卷。却听到清脆平和的声音唤他。

“张生?”

忽一颔首,竟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她,正含笑相望。

两相静默。

他旋即起身,有些惊讶地出声询问。

她告诉他,她感念他的情深,因此不避嫌疑,来此相见。

她说,她不过是一缕魂魄。

魂魄又怎样?于他而言,已是弥足珍贵了。比起太久以来,自己日思夜想的空洞。

他说,感谢她的勇敢。他不会辜负的。

此后,她夜夜都会来。

她告诉他,她生前好打猎,杀孽深重,死后都没有归宿。如他真心爱她,就烦请他替她念诵《金刚经》一藏数。度她魂魄。

一藏数,是五千零四十八遍。

他自然是答应了。并且温柔问她,我可以背你行走,你愿不愿意。

她笑着点头。他俯身背上她。很轻,像一个婴孩。

此后,即使是赶考,他也是背着她走。只是须要夜里赶路。

这样,他们相伴了四五年。

薇女的养父鲁公被朝廷罢官,没有钱再雇车将女儿运回故乡,打算就地埋葬,却又没有适合安葬的处所。

张生对鲁公说,将你的女儿交给我,我有块薄地,让我来安葬她。

鲁公见他如此费心地张罗,自是感恩。待养女下葬,便致仕归家了。

一夜,她依偎在他怀中。却瞬间潸然泪下。他轻轻拥着她,询问怎么回事。她告诉他——他念的经数已满,她就要与他分离、转世了。她的转世在河北卢户部家。若是他没有忘记今日,那十五年后的八月十六,前往卢户部家相会。

他轻叹,也哽咽了。

世间多情苦,最难是别离。

他说,我现已三十出头,待到你转世、长大,十五年后,我怕是两鬓斑白,苍老成什么样了。那时即使相会,又能如何?

她泣不成声,却拼命摇头。

“即使为奴为婢,亦绝不离弃。”

她就要走了。请他再送六七里。一路荆棘丛生,芳草萋萋。

妾衣长难度。她叹息。

于是他将她抱起,她则抱着她的脖颈。他跨越荆棘,送她前去投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前她趴在他背上,经常这样唱。这时,却不唱了。

自此分别,即使真的有渺茫相见的时候,她怕是不会再记得他了罢?毕竟还要走很长的奈何桥,还要饮下一碗孟婆茶。

有车马来接她。她上了车,却回头对他喊:“不要忘记呀⋯⋯”

他听闻车铃声渐行渐远。转身,独自回家。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桑集 曰归(上)

注:改编自《聊斋志异 鲁公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