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李广难封
李广,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通过《李将军列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一生数次征战匈奴,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他还是一位体恤士卒的将领,总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将士们的敬佩。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倍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种种原因,令人深思。
从客观层面来看,很多人都说李广难封是因为他生不逢时,的确,这是原因之一。在李广风华正茂、正当壮年之时,多次征战,在匈奴人心中立下了威名,然而恰是文景时期,掌权者只求百姓安居乐业,对于匈奴人的进犯,应对措施多是退让防守,李广没有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当时文帝也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而到了武帝当政之时,虽然汉武帝练精兵、驯良驹,主动出击匈奴,却仍没有重要李广,在我看来,或许就是因为年轻气盛的武帝觉得李广有些年老,认为他在文景时期惯打防守战,不擅长进攻,而且这时期武帝身边又有卫青、霍去病这类有能力的年轻人,因而,李广得到封爵的机会更小了。
同时,封建社会不比现在,皇帝的好恶常常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即使做臣子的能力再好,不受掌权者喜爱,往往也没有升官的机会,可能李广难封也有这种原因。而且,李广的运气也不太好,武帝时期,他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却在行军途中迷了路,落在大将军之后,最终单于逃跑,卫青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在这重要的一役中,李广却因缺失运气,失去了获取战功的机会。
从主观层面来看,李广个人的性格问题也是他不得封爵的重要原因。
其一,政治上的不成熟。在景帝即位后,李广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可是他却接受了梁孝王的封赏,要知道,虽然景帝梁王一母同胞,但终究君臣有别,试问哪一个皇帝不希望臣下对自己忠心不二呢?李广恰恰是缺少这份政治洞察力,让景帝对他失去了信任。
其二,李广不善交游,在朝堂上没有强大的后台支持。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而且他呐口少言,自然没有能力去巴结权贵。在他随大将军卫青出征时,不满卫青改派其职,竟敢据理力争,当面顶撞这位炙手可热的顶头上司,足见其性格刚傲。由此观之,他遭到排挤也势在必然。
其三,李广心胸狭隘。李广在家闲居期间,曾有一次外出射猎,归来时路过霸陵亭,受到了霸陵亭尉的阻挡,而后皇帝又征召他为右北平太守,出击匈奴,他便借机请求武帝派霸陵亭尉一同前去,并在军中把霸陵亭尉杀了,以泄私愤,足见其气量狭小。在文中,我们也了解到李广曾杀了八百余人,这些人已经投降了却仍被杀害,李广的凶残本性由此可知一二。
其四,李广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他曾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追赶三个匈奴的射雕手,以致身陷险境,“大军不知广所之”,作为主帅应当统领全局,而不应使自己的军队群龙无首。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广难封也许是时运不济,但更与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或许我们无力改变社会的客观实际,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需求,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