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

学习《论语》(25)

2020-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闲潭梦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人讲的孝,只是能赡养父母。至于狗和马,一样有人养。如果对父母没有恭敬的心,养父母和养狗马又有什么分别?”

孔子是个圣人、伟人,在他的时代就认识到尽孝,应该建立在精神基础上,这对现代的人来说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很多人在小时候应该听过这个讲故事:某人不孝,用筐背着老母进山,要将其遗弃。其子说要将筐带回去,等某人老了也用筐背其进山。某人悔悟,从此一改不孝行径。

当时听到这个故事时,就心存疑虑:这样的人,能变成真孝吗?

孔子认为孝心是根本,是正确的。现在的人们往往认为给父母足够的钱、保障其生活无忧,就是尽孝了,没有真正树立起敬爱之心,没有从精神上与父母交流,这是残缺的孝道。

有一个同事,自幼家贫,父母想尽办法供他读书。他也争气,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渐渐的有钱了。

他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父母身上花了很多钱,照顾父母事无巨细,比两个弟弟付出多的多,在外人眼里,就是个大孝子。

可是,他由此感觉到自己功劳最大,对父母渐渐颐指气使,事事当家,不容别人反对。

虽然他所主张的事情,大多是大多数是为父母好,可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可他不顾及老年人的习惯观念,总是用强硬手段、大吼大叫的方式处理。有时还对父母大声斥责,让父母很不高兴,对他很反感,让他感到非常失落。

尽孝应该发自内心,不能以花钱多少为唯一标准,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从态度上尊重、从感情上亲近,创造和谐美好的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