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奶奶庙”的庙会

2020-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家乡的水

                  文/苏忠学

 

    庙会是在寺庙内外举行的一场隆重的集会,是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当一个地方的庙会举办时,红火热闹的场面可以说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吸引着周边四邻八村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不路旅途奔波的辛苦,怀着喜悦的心情前来拜神祈福、赏戏、购物、看热闹。在古代,庙会的本意都是用来祭拜庙神,祈福庙神保佑一个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康。几乎所有的庙会都要邀请剧团前来助兴演出,三四天,七八场的大戏是用来献给庙神最神圣的礼物,也表达了当地百姓的意愿,同时也满足了众人看戏的愿望。一些庙会从历史的长河中缓缓走来延续至今,规模逐步变大,花样更多,成了一个地方进行物质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盛会。

      在我的家乡古郊延续至今的古庙会还保留有三交口三月十五庙会、东上河四月十五庙会、古郊村四月十八庙会等。在上个世纪五十代之前我们村也有一个盛大的庙会奶奶庙会,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庙会的会期,届时会吸引着周边村民前来看戏、拜神热闹一番,到奶奶庙烧香拜神成为了历代松庙人的一种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奶奶庙以她那恢宏,庄严的气势坐落于我们松庙古村最南头地势最高的地方,坐北朝南,像一位威严庄重的老者护佑者松庙村的黎民百姓,见证着松庙村的沧桑变化。庙前面两尊昂首眺望的石虎站立于大门口的左右两侧,目视着古郊河两岸的茫茫群山和居住在古郊河道两岸村庄的百姓。昂首眺望的石虎寓意着世世代代的松庙人勇往直前,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石虎的身上顶着两条巨大的石柱用来支撑舞台。从大门进去通过舞台的下面走上台阶就来到了庙院,这是供人们看戏的地方,站在这里思绪就会回到多年前众人在这里看戏时的场景和我小学时的校园生活,往事似在昨天。东西两边各有两层楼房对称排列,下面各有三间,上面是戏楼,如果演出时正遇上下雨,人们在戏楼上也可以继续观戏。与舞台正对的是大殿,这里是供奉庙神“奶奶”的地方,我们这里的人们把“奶奶”称作“老奶奶”,被供奉在后墙壁的一个高台上,四周的墙壁上绘有各种彩画,每幅画都透露着一个故事,正殿的左右两侧各有两间配房。古庙看上去古朴、典雅、庄重。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正殿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五间的两层楼房。解放以后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一直是村办小学的地方所在,我的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近几年在恢复传统文化,传承人文历史的新形势下,村里对庙宇进行了部分修缮,但和古庙原有布局与风格相去甚远。

      奶奶庙内供奉的“老奶奶”是松庙村和周边各村人敬奉的求子祈福的大仙,逢年过节以及新婚女子都会前来向庙神“老奶奶”烧香祈祷,祈求自己早生贵子。谁家有人得了重病,待病好后也会拿上香火贡品来谢“老奶奶”。“老奶奶”是民间艺人凭着传说和个人想象以及多年做神像的经验精心做成的一个外面涂有多种色彩的泥塑,据传说 说,高台上的”老奶奶”,慈眉善目,面带微笑,目视着来到殿内的所有的来者。左右两侧各有两位侍女护佑着她,不离不弃。据祖辈人传说奶奶庙里的“老奶奶”有个女儿,人们把她叫“二仙奶奶”,在距我们松庙村五里外的东上河村,东上河建有一个庙宇叫做二仙庙,“二仙奶奶”就被人们供奉在庙宇内。当松庙村的奶奶庙举行庙会时,松庙村和东上河村的村民都要用最隆重的仪迎送“二仙奶奶”回”娘家“看戏,这段历史在民间广为流传。

      松庙村的奶奶庙庙会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举办,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代之前,二月初八的庙会是松庙人一年生活中最为红火的几天,也是人们早已期盼的。当庙会举办的第一天,按惯例要安排八个体魄健壮的男人抬起“杠”去迎接“二仙奶奶”回“娘家”看戏,祖辈人传说“杠”就相当于古代人坐的轿子。“二仙奶奶”是由一块大点木头雕刻成的一个神像,平时供奉在二仙庙里。迎接“二仙奶奶”回“娘家那一天,仪式隆重,场面壮观。走在最前面的由本村人组成的文艺表演,有踩高敲的,玩流星的,还没有扮成小丑的演员,紧随其后是本村的鼓乐队,鼓乐队后是由八个青壮年男子抬着的“杠”,走在后边的是爱看热闹的群众。出村时鼓乐齐鸣,队伍浩浩荡荡走出村子,朝着东上河的方向走去。在村庄的街道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红火的大人、小孩,有点像当今人们观看奥运圣火传递时的情形。有的跟着后面,一路相随。一路上鼓乐声不断,直到迎接“二仙奶奶”的地点上上河村。按松庙村和东上河两个村的约定,“二仙奶奶”回“娘家”时,东上河村负责送上一程,送到迎送地点上上河村。东上河村也会和松庙村一样的规格礼仪欢送“二仙奶奶”回“娘家”敲锣打鼓在众人的护送下一直送到上上河村。沿路村庄的群众会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目送着“二仙奶奶”的路过,沿途村庄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在上上河村,松庙村人接上“二仙奶奶”一路上在鼓乐声的陪伴下把“二仙奶奶”迎回到奶奶庙中,供奉在了大殿内高台右边的一个地方。

     

    “二仙奶奶”接回来后的第二天庙会就正式开始了,在那个文化单一,娱乐生活贫乏的年代,看戏是人们唯一的选择。东至古郊村,西到马圈村近十公里长的各个村庄,人们只要身体允许都要赶来松庙看看热闹,过过看戏瘾。人们穿起只有在过年时才舍得穿的新衣服,不顾路途的辛苦,一路赶来。戏剧演出开始了,戏剧演员那诙谐搞笑,动情的表演把在场观众带进了剧情中,观众和剧情同喜同悲,同欢同乐。整个庙院挤满了本村和远道而来的观众,看戏是人们主要的一项活动,所以很多的人都聚集在庙院里。也有趁着赶会热闹的人气有来赌博的,有来展示武术技能的,庙院前下面的一块空地成了这些人活动的舞台。一些人嗜赌成性,带着从家里拿来的大洋,想碰碰运气赢上一大把回去。他们在空地上玩上了一种叫做丢猴的赌博方式,同时也引来了众多围观者。据祖辈人传说几天赌博下来有输掉家产的,有输掉土地的,更有人把媳妇输掉的。还有些人感到在这人多的地方赌博不够安静,几个人一商量就跑到了村后面的小山沟里的一个洞里继续赌。在那个年代我们村和周围一些村会武术人不少,他们把赶会的机会当成了自己展示演技的舞台。有舞大刀的,有舞剑的,有双手向空中抛球的,也激起了人们对表演者的好奇心,吸引着人们前来围观,气氛异常红火热闹。卖饭的,兜售小商品的也在庙院前和周围的道路上铺展开了各自的场地,也为庙会增色添辉。给奶奶庙上香祈褔也是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人家的女人们早早就做好了给“老奶奶”献上的用粉红纸糊成的纸鞋,带着贡品向“老奶奶”磕头祈福,保佑一家大小人平平安安,保佑家里粮食有个好收成。也有一些已婚还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在婆婆的陪伴下前来向“老奶奶”祈祷,毕恭毕敬地在“老奶奶”许愿,盼望着自己早一天能有自己的孩子。每个前来上香祈褔的人们拜过“老奶奶”后也不忘去给“二仙奶奶”上香磕头。庙院内外不同的表演形式同时举行,络绎不绝的香客来到大殿内烧香祈祷把庙会推向了高潮,人们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喜悦之中。庙会结束的第二天,松庙村和东上河两村还要用隆重的仪式把“二仙奶奶”送回二仙奶奶庙中。

      热闹了四天庙会在人们欢快的笑声结束了,欢腾了几天的山村也逐步安静下来了,人们也步入正常的生活,春耕生产即将展开,人们以向往常一样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企盼着下一年庙会的到来。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支村两委班子都要用唱戏、八音会等不同的形式来纪念这一传统,传承我们松庙村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村民们也会和先辈们一样带上香火贡品来到奶奶庙烧香祈福,祈盼着生活幸福美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