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红林】||要实实在在教给学生阅读策略

2022-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毓秀红林

统编教材的使用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为它明确提出了具体的阅读策略。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走过场。只在教学环节中出现默读、速读、跳读等这些关键词。至于这着阅读策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么使用,却只字不提,这是很令人担忧的。

因为只有熟悉这些阅读方法的具体的要求和做法,才能给学生以指导。

拿默读来说吧。

默读一分钟要求多少字?一篇文章用几分钟来完成?再给学生留足默读的时间,而不是在课堂沉默中停留两分钟之后就开始提问。

教师首先要明白: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由于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默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读。

其次,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这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

第三,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手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划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最后,我们在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时要牢固熟练地掌握字词,默读时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词字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样能更好地提高默读的速度。默读时还要注意减少眼停的时间与次数,尽量不出现回视,逐步扩大扫视。读得快而又理解得深,才是高水平的默读。

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下功夫,教给孩子们方法才对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