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的胆小,接受自己朋友少(尹建莉)
对父母的无心之过给自己造成的“缺点”,要停止自责,接纳自己,享受当下。
尹老师,您好:
我是个妈妈,孩子在上小学,有件事麻烦您,不是为了孩子,是为我自己。
我本身有很多心理问题,看了您的书后知道是因为童年受到家人的错误对待造成的。童年时我受到训斥和批评很多,关爱很少,父母严厉又吝啬,我看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很好,向父母提出要求后,很少得到满足。我从小胆小怕事,朋友很少,自卑感伴随了三十年,直到现在。您不知道,每次看您的书我就忍不住对照我父母,真像揭伤疤一样痛苦,但为了孩子,我坚持看了六七遍。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自从我不管他的作业,他反而自觉了,也愿意和我主动交流了,我们的关系更近了。,但我依然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我很怕和陌生人打交道,事前会反复可能出现的状况,总是对人际交往有恐惧心;遇事总往坏处想,心理常充满挫折感,心情总是很糟。请你帮帮我,给些建议。
这是不是超出了您的研究范围?因为我已经不是和孩子了,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您,期待您的回信。
你好:
你能“坚持”看我的书六七遍,这令我欣慰,谢谢你的毅力!
你此信的问题没有超出我的“研究范围”,在文化社科领域,很多专业没有明显的壁垒界限,研究教育的不能不懂心理,研究心理的不能不懂社会,研究社会的不能不懂哲学,懂哲学的对婚姻也有见解,婚姻专家往往对教育颇有心得......世界是一体的,人类是一体的,智慧是一体的,每个人的各个方面也都是一体的。一个人只有对相关领域达到融会贯通,才能在自己的领域中笑傲江湖。
何况你问我的,仍然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是一个长大成人且做了母亲的人从童年带来的问题,相较于你直接咨询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仅仅是时间跨度有点大,别的没什么区别。
你已经知道,你的自卑胆小,害怕和陌生人交往,遇事总是持有负面思维,充满挫折感等,主要来源于童年所受到的心理挫伤,那么你首先要坦然---这些“缺点”并不是你自己“独创”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的无心之过造成的。既然你没错,那么你就不要对自己的有任何自责。自责是负面情绪,扔掉最好。
停止自责和愧疚后,下一步就是接纳--接纳是改变的第一步,即你认为自己是哪样的,就允许自己是哪样的,不要进行对抗性评价,比如,不要认为胆小是不好的,胆大才好。而应该想:自己胆小,小就小吧,我就这样,己不碍谁的事,也没人找我的事,着一定比胆大差吗?胆大也挺好,但不是绝对的好,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胆子小可能不如胆子大风光,但离危险也远啊!朋友少,少就少吧,好多人都因为朋友太多而发愁,光是应付饭局就浪费好多时间和金钱,而自己不会有这种为难。身边有一两个朋友能说说话就很好,哪怕连一两个都没有,还可以跟家人说话,或自己看书,看电影,这是多少人追求的清净呢---听起来像啊Q精神,但真是一种智慧。
任何事情,就像一枚硬币,有积极正向的一面,也有消极反向的一面,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它。人们总是容易盲目羡慕他人,而你应该首先学会欣赏自己。
当你接纳了当下的生活状态,接纳了自己,还需要原谅父母,就像原谅自己曾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一样。人不能活在憎恨或后悔中,那种负能量会使你沉浸在过去,无暇顾及当下,无法享受当下,更没有多余的能量去认识和改变自己。
你自己经历了不快乐的童年,知道父母的无心之错会给孩子带来很深的痛苦,这会让你的更容易理解孩子,学会体恤孩子。你已经做的很好,开始打断你继续自己父母的恶劣家庭教育的链条,你将对你的原生家庭及丈夫的家庭做出巨大的贡献,这就是为什么说“娶个好妻福三代”。
建议你多看书,你从我的书中已经知道阅读能带来什么,你有很好的悟性,能学以致用,用他人的经验成就自己的生活。如果能读更多的书,不仅在教育上你会有很多收获,还会发现自己的越来越不是过去自己了。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阅读是最好的自我疗愈的方式,请把阅读当成你的终身爱好。
多带孩子到大自然里游玩,美好的景色和清新的空气对你的心情有很大的帮助。力所能及地多帮助他人,这能让你活得灵魂的愉悦。世界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体的,助人助己。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