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讲记》医案琐谈二
《扶阳讲记》医案琐谈二
原案:
黄某某,男,7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个月)
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6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 白术15 杭巴戟20
菟丝子20 白晒参10 黄芪50
砂仁15 木蝴蝶20 阿胶20
肉苁蓉20 枸杞20 炒麦芽20
潞党参30 炙甘草5 生姜60
方药重排:
制附子 白术 木蝴蝶(替代淫羊藿) 炙甘草 生姜+砂仁+杭巴戟 菟丝子+生晒参 潞党参 黄芪+阿胶 枸杞 肉苁蓉+炒麦芽
方解:附子法以木蝴蝶替代淫羊藿,水土合德,且增加化阴之能。砂仁沟通阴阳,使气血交合。杭巴戟、菟丝子填肾精,合阿胶血肉有情之品,还有枸杞、肉苁蓉大补精血。黄芪引坎水上达于天,合生晒参、潞党参,益气养营以助化源,又合砂仁以固气,防止气升而不返。炒麦芽调肝脾,使土木协调,生化运化两旺。
简释:
本案症状描述没有,只是记录了服上次之药后的效果,又根据效果,和本次就诊时的舌脉,开出了下面的方子,所以此案分析不易。但,从其描述的效果,和就诊的连续性上来看,上次处方就应该已经用温补之法了。
首先分析一下脉象,因为郑卢医学首重脉诊,讲求脉法药一体论。本案脉象——沉缓。沉者,阳气虚也,不必细论,亦无疑义,大家基本都明白,所以方子用了附子法。我们重点分析一下缓脉:
缓脉:缓脉四至,来往合匀,微风轻飐,春风杨柳。李中梓云:缓脉以宽舒和缓为义,与紧正相反也。在卦为坤,在五行为土,在时令为四季之末,在人身为足太阴脾……土为万物之母,中气调和,则百疾不生。一切脉中,皆须挟缓,谓之胃气……是故缓脉不主疾病,惟考其兼见之脉,乃可断其为病耳!而余更曰:缓脉必与其兼脉及病症合参,方可断其所主尔!
此案之脉沉缓,沉则为阴,主阳不足,无力升浮。缓则为正,主胃气复。此患者患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髓细胞失去造血功能,因而贫血。故,卢师在扶阳健脾的基础上,更加杭巴戟、菟丝子,以填肾精,使精旺而能生血,又加阿胶、枸杞、肉苁蓉,大补精血,使血化生更旺。其之又用黄芪、生晒参、潞党参,大益其气,使化源充足,气旺生血者,必患者亦有气虚之症状,虽然案中没有具体叙述。
本案之苔白腻罩黄,乃精血不足,胃失滋润,湿邪化生,郁而化热所致。然脉象已缓,胃气渐复,已然能施补益,且据案中描述,已然获得效果,所以,此刻不必祛湿,只守填补,只待精足血充,胃得滋养,湿邪自化,腻苔自去,郁热自散,此处之取舍,即所谓治病求本,审病求因,非见症治症,亦非功力深厚者不可为之也。
201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