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之路》第26章 感悟
有没有一定能让自己不错过升级机会的办法?
听了yoyo的领读之后,对整篇的重点内容有了清晰的概念,解读起来容易很多。
001、镜像神经元
1、什么叫“镜像神经元”?
先看看百度的名词解释:
人类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为,使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由此逐渐发展了语言、音乐、艺术、使用工具等等。
镜像神经元也许是模仿他人动作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从而使得镜像机制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多层面交流与联系的桥梁。
镜像神经元会在我们看到别人的某个行动时被触发,这些镜像神经元会“镜像”被观察者的行为,就好像观察者自己有同样的行为似的。
在推测对方行动意图,理解对方行动目标的时候,镜像神经元总是会被激烈的触发。而有些人推测和理解的能力比较差,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镜像神经元数量或比例太少。
2、案例说明
笑来老师是糖尿病患者,餐前需要打胰岛素。有时在外吃饭桌上都是熟人,就直接打上一针。结果他自己没怎么觉得疼,看到的朋友倒是“感觉”疼死了。这是因为正在模拟你看到的行为,然后产生相似的“感受”。
有“夫妻相”的夫妻并不是一开始就长的像,而是由于他们的表情变的很像。表情相似的人,脸部肌肉纹理趋同,从而变现为“夫妻相”。
自闭症患者很可能是患者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数量或者比例太少造成的。镜像神经元的稀少,导致一个人很难与外界产生联系,无法理解别人的意图和行动目标,在学习能力上的进步相对缓慢,实际上是缺乏“学习环境”。
002、大脑是可塑的
1、耳濡目染能激活镜像神经元的数量。
镜像神经元只能由亲眼见到的人触发。学习和进步,都不是单独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交行为。
如果你亲眼见过一些你知道确实有缺点的人竟然做到了,那你会产生:“连你也行,那我肯定也行”的想法。
不把自己隔离开来,想尽办法让自己接近优秀的人,本身就对镜像神经元产生了刺激,自然而然产生更强的驱动力。从而,再遇到升级机会,不再认为“那和我没有关系”。
2、案例说明
笑来老师新东方的同事张晓楠从小就想成为一名电视台主持人。她实现理想的办法就是想法设法从物理上接近目标。她先是到了北京,在新东方当老师,后来又去哥伦比亚大学读金融硕士。因为哥伦比亚大学是“央视的人才摇篮”。而现在,她已经在央视主持节目很多年了,无限接近目标让她实现了理想。
笑来老师从小没有远大的理想。但他和张晓楠有个共同之处:从物理上不断接近目标。笑来老师通过多年的琢磨,得出两个结论:
*信息送达本身不是教育。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效社交,是群体共同成长。
003、思考与感悟
1、其实,和优秀的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个道理很早就知道。但学习了本篇才理解的更深,原来是因为刺激了镜像神经元的结果。
2、无论是在写作营,还是在星火燎原社群,都是在无限接近优秀的大咖,优秀的牛人,并能与其“裹挟成长”。
社群的力量如同大家的镜像神经元被反复的相互刺激,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又反过来刺激所有人的镜像神经元。反观自己,加入社群后认知上的提升和进步比自己一个人“琢磨”迅速很多,都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