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情乡土文学原创集乡土故事

有些温暖总在路上

2017-09-30  本文已影响35人  非虚构写作

文/糖融化


只因袁晨的户口一直挂在广州,没着落,这次暑假,不得不回老家一趟,办理户口。

2014年7月,袁晨带着我和儿子一唐,还有婆婆,四人,一路向西,从广州回到云浮郁南。

下了车,背好行李,带着一唐,爬坡。因袁家祖屋住得特高,每次回去,总感觉爬上了20层的楼层。

走向那熟悉的祖屋,门前庭院野草茫茫,冷落寂寥。门锁锈迹斑斑,屋墙斑驳苍凉,矮屋的青瓦上长着稀疏的枯草。

打开门锁,推门而进,一股浓郁的霉味扑面而来,我不由被呛到,咳嗽几下,婆婆和一唐跟在后面一直笑。

太久没住,满屋的蜘蛛网,满屋的狼藉,不堪入目。一唐很陌生地看着,沉默不语。

我和婆婆开始动手打扫,长棍卷蜘蛛网,抹布拍打家具之灰,扫帚清理地面的垃圾。一唐开始兴奋地跑前跑后,东瞧瞧西看看,一切的事物,对他来说都很新奇,他在体验一种新生活。

待到清洁完,一片狼藉换成了井然有序。于是,安心坐下,喝水,休息,闲聊。

一唐早就按捺不住,在不断地要求出去溜达溜达。他想走向这片山村,融入大自然中去。

一会儿,邻居坤叔帮忙接了水管,山泉水哗哗啦啦地流出来,清澈,凉爽。一唐跑到水龙头边,不停地玩弄,清凉的水打湿了他的小脸,更显可爱。

玩腻了水龙头,又开始吵闹。我带他往山后的溪涧走去,告诉他可以在这里戏水时,一唐狂叫起来,喜悦撒满脸上。他迫不及待地滑到溪里,为了能快点亲近那份清新。

小溪的水很清澈,也很凉爽。淙淙流水,从高高的山上缓缓流下,给需要的人勺取。

一唐在小溪中玩得不乐亦乎,久久不肯起来。我只是担心溪水太凉,百般相劝,他才姗姗上岸。

晚上,一唐打电话给他婶婶,说,婶婶,你回不回来?这里有免费的游泳池噢,免费的,不收钱。游得很舒服。

我们一听,笑痛了肚子。

在广州,出去游泳,都需要门票。在这乡下的小溪里,一唐爱上了这“免费的游泳池”。

吃晚饭时,袁晨则被朋友叫去喝啤酒。啤酒兑石螺,最好的休闲畅饮。

石螺,在山涧水旁。村子的小孩都喜欢到溪边摸石螺,不但有趣,还有满满的收获。摸回的石螺,放在盆子里养半天,待到石螺吐尽泥气,就开始生火,开炒。炒石螺,配上辣椒,紫苏,美味无穷。

等到袁晨带着一身的酒气回来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他赶紧洗澡,躺下,睡眠。明天还要继续为户口一事奔波忙碌。


图片来源于作者摄影

即使睡得很晚,当曙光照进,我们也不得不赶快爬起来。

天还没亮,却听到远处鸡啼。浓浓的雾气笼罩着整个山村,对面的山峦都模糊不清。

一唐总是说,对面的山上住着孙悟空,真的很像。你看,高山峻岭,山连着山,树木茂密,叠翠溜溜。如果此刻,他看到山上罩着一层层云雾,他更确定孙悟空是住在这里了。

不可容迟,漱洗完毕,匆匆上路。

此次,才真的是翻山越岭,迂回不断。我们的坐骑在山间不断地奔跑,不停地反复迂回。拐弯,拐弯,再拐弯。我数了一座山,走完它,需要拐42个弯。那民歌的《山路十八弯》,在这里,再也唱不起。

八月,暑气四起。但在这样的清晨,在这样的山间,寒冷不断袭来,浑身颤抖,牙牙打架。没有其他车辆的来往,没有人影出没,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俩和山的存在。

空气清新,山谷幽静,树木严密,山路曲折。袁晨就这样驮着我,行走了一山又一山。

开了一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了建城。停车,吃了肠粉,继续赶路。

八点半左右,我们赶到了都城派出所,足足两个小时的车程,开的不是汽车,是一辆摩托车。

在办证大厅里等待,审核,盖章,顺利完成。一切就绪,我们又开始马不停蹄赶路,赶回千官镇派出所办理户口本。

袁晨吃了午餐,我头晕脑胀,无法进食。我说,我高原反应,要喝红牛。袁晨笑着说,你这是高山反应。

喝了一瓶红牛,补充了不少能量,感觉好多了。

在回来的路上,不是来时的道。太阳当头照,山风呼呼吹过。

冒着热气,一路开奔而驰。山风在我耳边呼啸而过,绵长宽厚的大山,迂回崎岖的山路,一一写进了我的记忆中。

我们走走停停,走了足足70公里,在下午3点回到了千官派出所。顺利地办好了袁晨的户口,了结了这几年的心结。


图片来源于作者摄影

回到家,一唐被黄蜂蜇了手指,有一点红肿。我告诫他,黄蜂会蜇人的,不能轻易碰它。一会,他捏着一只黄蜂跑进屋里,大声喊,我抓到一只黄蜂啦。我和袁晨一怔,看见他满脸的胜利,完全不知道蜇人的疼痛。他捏着蜂腰,高兴地等待着他奶奶过来,他奶奶取来一根线,帮他把黄蜂绑好,任凭他随意玩弄。

或许,这就是童趣,这就是童年。

当夕阳西下,袁晨带他再到山后的溪边去洗澡。走在田埂边,见到邻居坤叔在锄田。坤叔说,捉几条鱼来做晚餐吧。我立刻以好响应,袁晨也说没问题,我更多的是希望一唐能体验到更多乡趣。

坤叔回去取网,我和一唐先去溪边洗澡。

洗完澡回到鱼塘边时,袁晨和坤叔已经下塘捉鱼了。一人拉一边竹篾编织的竹网,慢慢地边走边围鱼。小心翼翼地,满心期待地,走到岸边,一捞,一条都没有。我和一唐哈哈大笑,袁晨则心疲力尽,今天开了一天的车,这样捉鱼的体力活,他软了腿。坤叔说,再围一次过去,肯定有的。我也在一边扇风,再来一次啦!一唐也好奇,大喊,爸爸,再围再围。

亲情的力量,袁晨甩开了疲惫,和坤叔再折回一趟。到了岸边,还是没网到一条。坤叔说,看来要混水摸鱼了。袁晨也很坚定地说,来吧,开始混水了。

把竹篾抛上岸,袁晨拿着锄头,在鱼塘中,用力地翻滚着塘水,塘底的淤泥都被撬了上来。很快,坤叔也拿来了大灰板,跳到鱼塘中,来回,用力地挥舞着。鱼塘在两个男人的大动干戈下,水不断混淆,变成泥泞水。隐约间,若隐若现看见鱼游到水面上来透气。

我和一唐在岸边仔细瞄看,一唐看到鱼头时,蹦跳起来,指手划脚地呼喊着。袁晨和坤叔拿着渔网,一条一条地捕。每捕到一条大鱼,一唐都手舞足蹈,兴奋不已。我真担心他动作过大,一脚踩歪掉到鱼塘里去。

很快就捕了5条大鱼,我们只要了两条皖鱼,其他的给坤叔和他母亲。

我们把鱼放在渔网勺中,袁晨扛着往家里走,一唐跟在后面屁颠屁颠地走着。夕阳下,这是一幅多美多温馨的画面呀!我陶醉在这小确幸中。

回到家,取刀,杀鱼,下锅,品尝。那新鲜甜香的味道,婆婆直夸不止。两条大鱼,四人一顿津光!鲜味的塘鱼,温馨的晚餐,幸福的感觉,在摇曳的灯光中闪烁不止。

摆脱了工作的繁忙,回到幽静的深山,如此惬意般生活,真心甜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