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归隐情节

2021-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秋水长天_2fad

这几天一直在追一个电视剧,没看书,没做题。这个电视剧是一个老剧——《琅琊榜》,已经是第三遍看了。之所以这么喜欢,实在因为这部剧很有匠心精神,全程丝毫没有注水,这在目前乱糟糟的电视剧市场来说是很难得的。记得第一次看时是有一天无意中打开电视剧,随便找了一个剧,当时并不知道这是正在热播的剧,就看了那么几眼,开始是被优美的画面迷住,据说是在雁荡山拍的,看了不到半小时被剧情吸引。

看到最后发现了中国文人的归隐情节。梅长苏虽然带着复仇和匡扶正义的使命回来,但却许诺要和女主纵情山水,当他完成了使命以后不是和他的好兄弟一起享受胜利的果实,而是选择和他的江湖兄弟到处去游历。不光是这部剧,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有这样的情结。范蠡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以后和西施泛舟西湖,据说后来成了商人的鼻祖,不知道他的故事是谁传于后世的。郭靖平定江湖以后和黄蓉隐居桃花岛。这些人没有隐于市,也没有居于庙堂,而选择了远遁江湖。李白总结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真的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

不知道外国人的文人会怎样处理他们笔下的主人公,看过的不多,也没什么感觉。让我疑惑的是既然事情是自己做的,而且是已经站在那个峰巅,为什么不继续留在那里呢?难道是使命感与轻松感的冲突?还是对权利的恐惧?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是从刘邦那个时代开始的,后世文人看到了权利的炙手可热,也看到权利对人性的吞噬,儒家思想讲究入世,做贤臣,既然手握权利的皇帝代表集权带来的恐惧,那么就只好退隐江湖保全自己。古代人看明白了这个道理,都远遁红尘了,现代人呢?内心还有这种恐惧吗?

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被赋予伟大的使命,古代的侠客无一不心系苍生,这是一种拯救者情怀,觉得自己承担着拯救天下的使命,却不能享受拯救后的喜悦,这种心理很有意思,不知道是文人们的资格感不够,还是恐惧感太盛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