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兔山的传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7306/940126eaacb0a090.jpg)
传说定边的大山里住着一户黄姓人家,黄老太是一家之主,其为人一心礼佛,与人向善,闻名乡里。
酷夏七月的一天,天如流火,地似蒸笼。黄老太正在院内树下纳凉,忽见门外进来一个中年汉子,只见他身背一个破褡裢,满面的风尘被额头肆意而出的汗水融化成一张湿淋淋的土灰色的面膜贴在他的脸上。一身破衣烂衫早被汗水浸透,紧紧裹在身上。双目赤红,双唇龟裂,有气无力地对她说:“大娘,给口水喝吧!”
黄老太见状立马站起身来将这个不速之客迎入了院中,搬了凳子让他先喘口气。她自己则回身到院子的右下角的井里打了一桶水,拿了马勺,舀了一瓢水,正准备走,忽然愣了一下,伸手在旁边的麦麸堆上抓了一小把麦麸扔到了马勺里,面带笑容地走到那个中年男人面前,双手把马勺递给了那个一脸疑惑的男人,轻声地对他说:“慢慢喝……”
这个中年男子嘴上应着,心里却充满了疑惑,这疑惑后来变成了愤怒,“他妈的,这死老太婆不想给喝水就算了,有这么欺负人的吗?我一定叫她好看。”于是不等黄老太话说完,他一口气将马勺里的凉水灌进了肚里,然后吐了半天的麸皮。“你看你这个小伙子,咋这么心急了……”。没等黄老太说完,这个男人按下心头的怒火,强装着笑脸对黄老太说:“多谢大娘的水,实不相瞒,我是一个看风水的,你人这么好,年纪也大了,我给你指一处风水宝地以备身后,也算是对你的报答。”于是,风水师把黄老太引到院外,指着对面不远处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对黄老太说:“大娘,你看,对面的那座山是难得一见的风水宝地,埋在这儿,子孙贵不可言。”黄老太满心欢喜,高兴地像个孩子,把刚才几次要说的话忘了个一干二净。风水师看着黄老太的高兴劲儿,内心升起一股窃喜:“高兴个屁,那是一座寸草不生的飞兔山,子孙贵不可言?啊呸!断子绝孙才是真的。”跟黄老太道别后,就下山而去了。
几年后,同样还是在一个酷热的夏天,同样的故事又发生了。这次来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同样的褴褛,同样的疲惫不堪,同样的饥渴难耐。黄老太一如继往地将他安顿坐下后,打水、舀水、撒麸,然后端到老头面前,老头先是一愣,而后便明白了黄老太的意思,夏天太热,井水太凉,喝的猛了,肠胃会受不了,撒点麦麸,你喝的时候会边吹麦麸边喝水,速度会慢下来。老头缓慢地喝完水,把马勺递给黄老太。黄老太想起了几年前的事,于是就当个巧合的事给老头讲了一遍。老头问她那个人给指的坟地在哪儿。黄老太便把他引到大门外,指着对面的山给他看。老头一看,心里咯噔一下,“这家伙也太阴毒了。”为了不让黄老太心里有疙瘩,他对黄老太说:“大姐,你有孙子吗?”“有啊,两个孙子,刚出生不久,还没取名字了”。“哦,那我给取个吧,也算是我对你的报答。”老头思考了一会说:“那就一个叫黄鹰,一个叫黄鹞吧。”黄老太满心欢喜地接受了。
又过了几年,黄老太无疾而终。死前拉着儿子的手说:“十几年前,有个风水先生给我指了块坟地,就在咱们家对面的小山上,你就把我葬在那里吧”。“可是,那是块绝地啊,寸草不生……”儿子为难地说。“那个风水先生是不会骗我的,你就照我的意思去做吧!还有你那两个儿子的名字不要改了,就按这个来……”。话沒说完黄老太就咽气了。儿子按照老娘的意思把她埋葬在了对面的小山上。
说来也奇怪,自从埋了黄老太以后,原本光秃秃的山发生了变化。头年就稀稀拉拉地长出了一些草,虽然盖不住地皮,但这座光山终究有了些绿色。此后草本疯长,十年间原本的光山变得葱葱郁郁,与原来完全是两个世界。二十年前的风水师此时也是个花甲老人了,二十年来他一直为自己当初的这个举动心怀愧疚,但世事繁杂,也没什么弥补的机会。现在老了,心中只剩这一事牵挂,放之不下。于是他又故地重游,回到了二十年前他喝水的那个小院子里。举目向对山望去,昔日的飞兔山早己遍布青翠,院内陈设依旧,只是旧人己故去。正在感怀与诧异间,忽听到村头鼓炮齐鸣,寻声走去,原来是新科进士衣锦还乡。只见两匹高头大马并肩而行,马上是两位衣着锦袍、丰神俊朗的翩翩少年。向村中人打问其姓名,一个叫黄鹰,一个叫黄鹞。听到二人姓名,风水师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喃喃自语道:“风水破了,风水破了,鹰鹞抓兔,鹰鹞抓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