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心理学婚姻育儿

你在育儿上偷的懒,再吃百倍的苦可能都弥补不过来

2018-10-17  本文已影响16人  张张张米儿呀

小豪今年刚满五岁,够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可是刚去幼儿园没几天,老师就跟家长反映孩子有点不正常。父母很着急,小小的孩子能有什么不正常呢?老师说小豪在幼儿园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说话,别人主动和他说话,他只是很害怕的望着别人,不知道回应。完全没办法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只能他自己玩一个玩具,别人如果凑过去想和他一起玩,小豪就大发脾气,抢回玩具,甚至是撕咬对方。

父母感到很吃惊,孩子在家里都是一副让他干嘛就干嘛的乖巧模样,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没有哭闹,父母一直夸奖他的乖巧懂事,没有让大人操太多心。幼儿园老师提及小豪在学校的表现时,面露为难之色。因为他的不正常表现已经被别的小朋友告诉家长了,其他家长会给老师施压,要求让自家孩子离小豪远一点。

老师说小豪可能有自闭症,请家长务必带孩子看心理咨询师。父母有点犹豫,但是考虑到这可能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事情,所以还是带孩子到了当地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师给孩子检测了身体、智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孩子发育良好,初步诊断为适应障碍。

经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小豪从小是由奶奶在农村带大的,直到孩子上幼儿园才接到父母身边来。刚接回身边时,小豪表现出明显的退缩反应,不敢叫爸爸妈妈,不敢吃饭、上厕所,妈妈催他吃饭很多次他才吃一点。父母没有当回事,以为慢慢熟悉就好了,事实也是如此,慢慢地小豪和父母相处比较自如了,表现得很听话,吃饭睡觉什么的都没问题。

表现得如此乖巧,那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父母曾经试图从小豪嘴里问出什么,是不是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还是想念奶奶?但是小豪始终闭口不言,最多摇摇头,和父母说什么都没有发生。父母一筹莫展。

小豪刚来咨询室的时候,也是和在家里一样,行为退缩,不敢和咨询师说话,但是咨询师应用了一系列的方法与技术后,终于使得小豪卸下心防,开始愿意和咨询师攀谈起来。敞开心扉的小豪,和之前的小豪,几乎是换了一个人。敞开心扉后的小豪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甚至话有点多,很爱笑,和普通的五岁顽皮小孩没什么区别。

在边和咨询师玩着的过程中,小豪慢慢地吐露了心声。虽然他才五岁,但是他懂得的东西很多。他认为是爸爸妈妈嫌他麻烦不想照顾自己,才把他扔给奶奶看着。在奶奶家,他非常自由,奶奶非常疼爱他,给他吃最好的,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完全没有拘束。在奶奶家,他还有好几个小伙伴,大家在一起玩捉迷藏,玩沙子和石头都能玩上一整个下午。

可是到了爸爸妈妈的家里,一切都变了。家里太小,没有能到处跑着玩的地方,没有小伙伴,只有爸爸和妈妈,他们还从来不和他玩。这就算了,最让小豪接受不了的事情是,爸爸妈妈给小豪树立了一系列的规矩,让他难以接受。要老老实实的坐在餐桌旁边吃饭,不准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每天都要刷牙洗脸,见了别的大人一定好问好,甚至还会要求唱歌给别人听。不能大喊大叫,不能跑的很快,不能在床上打滚。

这些条条框框把小豪折磨得不轻,可是他又不敢反抗,因为他生怕爸妈会再一次抛弃自己。一想到爸爸妈妈可能会抛弃自己,小豪就害怕得不得了,所以面对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也会勉强自己去做,以此才换取父母的欢心。仅仅五岁的年纪,就学会了假装乖巧来讨好父母。

尽管小豪已经非常尽力地去满足父母的要求,可是距离父母的标准似乎相差太远。小豪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他在和爸爸说话,用的是家乡话,被妈妈撞见了,就被妈妈狠狠批评了一顿。妈妈不允许他用家乡话,只能用普通话,还说说家乡话是非常土的,甚至责怪奶奶教会了他家乡话,以后不让他去奶奶家了。小豪知道这事儿不能怪奶奶,可是他也不敢反抗妈妈。

家里的环境,小豪还没来得及适应,又很快被送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环境对小豪来说又是一个更大的梦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