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闲聊-谈谈大逃杀及生存类型

一切从那部影响最大的《大逃杀》电影说起。
那部电影是大逃杀这个类型名称的起源,也基本上奠定了后来所有大逃杀类型的核心:多人参与,有幕后策划者(但一般来说不会被当作boss),有地图上的范围,有观众,有的会有强制使人死亡的手段。
其实《饥饿游戏》也是带了一部分大逃杀的要素,但是它更偏向于描写主角方和幕后黑手的对抗,反而和《移动迷宫》在某些内核上更接近,更偏向一种生存类型(当然,反乌托邦更适合定义它们)。此外,弹丸论破系列虽然在某些要素上看起来也和大逃杀有些类似,但由于这个游戏内核更偏向于解密和对抗幕后黑手,所以我更愿意直接称其为弹丸论破类型。
这篇文章想要聊聊大逃杀类型主要是因为我在很多同人和原创中看到了相关文章,原创暂且不谈,毕竟我看完的不算很多,主要来谈谈同人。
先来解释一下同人的意思吧,基本上围绕着原创进行二次创作或者多次创作都可以称之为同人,载体不限。不过一般大量创作的都是绘画和小说,这里主要谈论的是同人小说。
我觉得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作品都有大逃杀同人出现。确实,大逃杀要求的条件比较多,但更重要的一点,我偏向于大逃杀要求每个角色都要有自己的行动和行动理由,这里面包括了他们自身的弱点和喜好,这便要求作者要对原著角色理解深刻,并且能够让他们在不同于原本的环境中表现出自身的性格。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看过的原著中涉及过大逃杀同人的有偶像梦幻祭(游戏、简称ES)、声入人心(综艺)、Youyuber(英文男性管人),其他的见的就很少了。
我差不多能理解为什么这三个,尤其是前两个适合用来写大逃杀同人。偶像梦幻祭由于是手游,里面涉及了至少48名角色,每个角色之间都有联系,他们有组合——天然的同盟;有可以利用的羁绊——牵动他们的行动;有各自珍重的人——为了某人去进行杀戮;整体是在一个学校上学,相互之间也大体认识——在杀死对方前有挣扎,有合适的背景——有的人有杀人的能力。换而言之,非常适合放入大逃杀的环境中进行故事,无论谁的死亡,都能引动不止一条剧情线。
声入人心我只看过一篇文章,那篇最后是全灭,一个都没能活下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同样也很适合大逃杀的背景,一共应该是36人,也是有组合,有的人在过去有联系,各自的人设立得比较清楚或者性格鲜明(这里指的是综艺本身),由于是真人的同人,所以可以使同人的人设立的相对复杂,适合那种灰暗的背景色调。
其实色调相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例如3年E班其实也符合上述的条件,但由于原著是一个整体给人感觉非常温暖的动漫,导致了它其实更适合弹丸论破或者反乌托邦系列。
至于Youtuber,我看的那个是一个超小型的大逃杀,一栋别墅,五个人,加上轮回要素,其实让人感觉整体上更偏向弹丸论破类型,也就是它的核心其实是解密和pk幕后黑手。大逃杀更多的作为一个表面上的要素存在。
综上所述,大逃杀类型的同人作品,最重要的是原作的人物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羁绊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从这个方面其实文豪野犬也很适合,但是原著的异能力实在是太bug了,无异能的话就要自己写背景,更困难了),以及作者对原著人物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