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做喜欢的事,过想要的生活,爱自己

有种东西润物细无声,你要积累,你要等

2016-02-02  本文已影响1154人  希拉李

前几天最冷的时候,因为要考科目三,每天起大早,冒着严寒跑到城市的大西郊去练车。

一同练车的人中,有一个女孩子,年龄比我稍微大一些,留着齐耳短发,浓眉大眼,喜欢斜跨一个酷酷的背包,和我们这些其他练车人没有太多言语的交流。

我发现她总是喜欢在练车间隙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低着头不知道在干什么。

有一次,在等候练习的时候,冻得不行的我百般无聊的坐在她身边一遍又一遍地刷起了微博。无意抬头间,我发现她又如同往常般低头坐着,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好奇心在作祟,我偷瞄了一眼她手里的那本书的名字,顿时从心里大声叫出来:“妈呀,她竟然在看《史记》”。

当时心里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这样帅气的女孩子,不应该喜欢那些和她一样看起来酷酷的东西嘛,怎么大冷天抱着《史记》这么认真地在阅读?

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前段时间在简书上看到的那篇文章《坐车看书的人都是在装逼吗》。但是再仔细看看她手里的书,发现现在她已经看到一多半的位置,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许多红红蓝蓝的笔记。嘴巴不听大脑使唤,我对着她幽幽地说了一句:“好佩服你,我们刷手机你的时候你却在读《史记》”

低头认真读书的她听到之后,愣了一下,抬头看了我一眼,竟然笑了。没想到这么酷酷的女生笑起来竟然这么温柔,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怕你们说我装腔作势,就自己一个人在这边看书。以前读书的时候,时间和心思总是花在应付考试上面,从来没有沉下心来认真去读这些经典。现在好不容易有点时间,才发现里面有这么多学问和历史规律值得细细阅读。”

听完她的这一番话,我的内心竟然涌起一番不可名状的感动。随手默默地关掉微博,收起手机,没有再打扰这个坐在角落认真阅读的身影。

当晚,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一个从未和我互动过的男神突然在这条朋友圈下面留言:“为这个大冷天掏出一本史记的练车人点赞!”

我微微一笑,激动的内心一颤:恩,男神和我想的一致。


研一上学期的时候,学校选出了我们几个学生代表去参观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

第一次听到世界外国语中学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能配的上这么如雷贯耳的名字,肯定也是综合实力非常厉害的学校。

果不其然,光看来接待我们的学校主任,就能够侧面看出这个学校的非凡不同。

X主任大约35岁左右,身着一套得体的深色风衣,搭配一副卡其色的修饰围巾,风度翩翩,文质彬彬。没有领导身上的一本正经和距离感。

在带领我们参观学校的整个过程中,他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非常的自然舒服。他的谈吐和学识让我联想到了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一丝不苟的认真中带着谈笑风生和儒雅睿智。

在愉快充实的氛围中结束了校园参观,大家来到教学楼集体落座。X主任在介绍完学校的整体概况后,突然插了这么一句:“大家可以猜猜我是教哪门功课的老师。”

底下的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趣,开始叽叽喳喳地乱猜一气,把语数外物理化这几门心中认为很重要的大课全都猜了一遍。X主任听了之后笑了笑,摇摇头。

X主任随口来了一句做为提醒:“我教的这门课,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门“科学”,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了窥探过去,了解现在,预判未来。”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X主任是一名历史老师。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历史老师用这样的方式来介绍历史这门学科。在他的口中,历史不再是零零碎碎的繁琐记忆,而变成了一门具有指导意义的神奇学科。

我心里不禁一阵感叹,如果当年以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态度来学习历史,现如今我也是一名历史小达人呀。

正当我感叹的时候,X主任又说道:“其实,我大学学的并不是历史专业。阅读历史相关的书籍一直是我从小的兴趣爱好,它带我进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也改变了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这种改变是由内而外,循序渐进的。我知道你们中间的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非常注重那些实用学科的学习,往往忽视了历史语文这些学科的认知。的确,它们在短期之内无法像那些实用型学科一样,能够给你带来显著的效果和收获。相反,它们琐碎的记忆性背诵还会给你造成相应的负担。但是,它们伴随着记忆性背诵会不动声色地‘潜伏’并‘积累’在你的脑海深处,经过时间的发酵,会在未来的某段时刻开花结果,产生潜移默化的神奇效果。因此,像历史和语文这样地学科,它们给人产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你要积累,你要等。”

X主任说的其他内容,现在已经记不太清了。而他的这番话带给我的震撼如同寒冬中手捧史记认真阅读的短发女孩一样,颇为震撼的同时还有些感动。


放眼现在的社会,到处都充斥着各种心灵鸡汤和诲人不倦的成功学。人们在这些速成营养的填鸭下变得身心膨胀,急功近利,企图寻求走向巅峰的最佳捷径。

前段时间在简书上看到马风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读读宋词,女孩的心灵美容》,简直不能赞同更多。在这个物质急速膨胀的时代,如果有哪个女孩可以安安静静手捧一本宋词细细阅读,那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心灵“冲击”绝对是可以想象的。像宋词、《史记》这样的文学史集经典都能值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虽然有的地方读起来有些晦涩,但细细揣摩作者的心思的过程也是颇为有趣,能够收益颇丰。

一直特别欣赏那些在历史或者文学方面有所建树的人。在我看来,他们的心中装载着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鸡汤,吞吐日月,包罗万象。这个世界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养气”滋润着他们的气质和谈吐,这种滋润过程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需要一个量的积累,需要时间的“灌溉”,才能最终达到一个质的蜕变,变文化的“养气”为个人的气质。在这个雾霾肆虐的急功近利时代,这“养气”犹如一缕清爽春风,带来一股别致的心灵养分和感动。

写到这里,脑子里又出现了读《史记》女孩干练的身影、坚定地眼神以及X主任儒雅的谈吐、自若的神采。

这就是那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种效果就像众人推崇的成功之路一样,你要积累,你要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