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爸爸妈妈装进罐头里!”扭曲的爱,到底多可怕?
文 | 滑洋
编辑 | 了不得
把爸爸妈妈装进罐头!这是一部90年代郑渊洁经典童话《魔方大厦》里的情节。这部动画片,恐怕是很多90后的童年噩梦。
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装在罐头里的爸爸妈妈》这一集。这一集中,主人公来克在市长竞选时,因提出“把爸爸妈妈都装进罐头里”,而获得最多的选票,最终成功当选。
孩子们剥夺了父母们的自由,还无情地将他们的罪状一一贴在罐头上示众。
孩子们在无约束的状态下,变得疯狂跋扈,打砸破坏。
因为孩子被压抑得太苦了,自由便成为他们最大的愿望,即使对有着亲密情感的父母,也能选择忍痛割舍。
周国平曾说:“孩子的心灵比我们所认为的细腻得多,敏感得多,我们千万不要低估。”
以爱为名的绑架,到底多痛?
在影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高一女生茉莉从阳台上纵身一跃前,说了最后一句话。
“反正也没有人爱我,可悲又没人爱的茉莉,再见……”
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竟然是最爱她的妈妈。从美国名校硕士毕业后,妈妈为了茉莉,成为全职主妇,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培养女儿上。
在妈妈眼里,除了学习,做其他事都是浪费时间,甚至在家中安装监控,以方便掌握女儿的一举一动。
打着“爱”的旗号,几近疯狂的控制欲,让本就缺乏父爱的茉莉,在母亲的身上也找不到一丝温暖。
善良而又无助的孩子,无所依循的内心,慢慢变得麻木,绝望。最后只剩一条路可选,用自我了结的方式惩罚那些以爱为名逼迫她的人。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曾说:
“良好的家庭氛围,会鼓励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当他独自面对世界时,便会用自己在家里获得的观念来解释世界。”
一旦父母的控制欲泛滥,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只有压抑,那么他也只会用畸形的态度来对待生活。
被强烈遏抑的情绪绝不会凭空消失,而是如同集聚岩浆的火山一般,迟早会用毁灭性的力量爆发,将孩子及他周围的一切灼烧吞噬。
失去边界感的家庭,两败俱伤!
几乎所有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所有的问题,都是他们用力撞向原生家庭时受伤溅出的血液。
亲子关系的战争中,从来就没有赢家,看似强势的的父母,最终所受到的伤害也未必少于孩子。
在与孩子的对峙中,比起身体上的痛,父母心里的苦恐早就超过千万倍,是无处言说的难堪,更是午夜时分的悔恨。
《小欢喜》中的一段情节,被网友们评价为“扼住喉咙般的窒息”:英子被父母逼迫无路,打算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
妈妈在这个时候,还在追问孩子“为什么非要上南大!?”直到逼出英子吼出“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母女俩才彻底地伤了彼此的心。
所有的人都在同情英子的绝望,可是刺伤亲情的尖刀何尝不是把妈妈伤得体无完肤。
妈妈将自己全部的心血、满腔的热情统统倾注于女儿身上,到头来却换回孩子用死亡来逼迫,换得一个逃离的机会。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刺伤一颗母亲的心?在亲子关系的纷争里,你可以赢过孩子,却无法赢得孩子。
失去边界感而被裹挟的人生,何尝只有孩子,也包括他们的父母。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亲子关系的战争中,结局往往是两败俱伤,可是始终拥有选择权的父母,为什么无法从这个泥潭中跳出呢?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这本书里给出了一个扎心的解释:
“这世界就像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
所以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当你所处的阶层里,所有的人都在孩子身上发力,从知识到体能,从见识到才艺,方方面面360度无死角地努力。
原本比你优越的家庭,希望孩子继续保持优越性,而比你落后的家庭,则指望着通过孩子实现阶层的跃迁。
作为父母,如何还能淡定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养育。就这样,焦虑几乎就成为当代父母普遍的育儿心态。
当我们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环境后,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焦虑感就变成了控制欲,让父母们失去边界感,认为只要控制住孩子,一切便都还有希望。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你的经济能力,道德三观,眼界品位,学识修养,决定了你的孩子从哪跑,往哪跑,怎么跑。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自己先去做这样的人。
父母们一旦学会了把劲儿往自己身上使,而不是用焦虑和控制去“折磨”孩子。那些教育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便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这位56岁的周亚松阿姨,为了鼓励女儿,陪着她一起考研,最后母女双双被录取。今年周阿姨又收到韩国大学院博士录取通知书。
你优秀了,孩子大概率优秀。你不优秀,却指望孩子优秀,概率不大。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
人生不会停留在一个固定的阶段,跑道上呈现的是不停地相互超越。学校生活你可能领先,社会现实中却有可能被人远远甩开。
暂时领先,未必就最先抵达终点。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并且相信孩子对父母的尊敬,永远来自于榜样,而不是身份和血缘。
作者简介:滑洋,大成心灵学院创始人,中国海普斯诺动力催眠学院催眠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临床催眠治疗师,亲子关系PET教练,亲子沟通培训导师,《青少年学能提升训练》教材编委成员,广州公益心理咨询巡回导师,长期接受个人体验与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