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死亡,你准备好了吗?
死亡,这是一个对许多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说很忌讳的话题。于是乎,死亡不说死亡,隐晦的说成“千古”、“归天”、“就木”、“长眠”……。其实想想,人自一出生就是奔着它去的啊,有什么好忌讳的呢?无非是因为惧怕罢了!这就是心理学所谓的逃避心理。逃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不断上演着生老病死的人间情景剧。人生许多事不会因为你忌讳和逃避就能避免其发生。记得年轻的时候,一想到人只有一次生命,结束了就再也没有了,你走后的世界无论怎样风云变幻都跟你无关了就会感觉特别的害怕。如今,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也许是因为对于死亡见惯不惊,也许是因为生活趋于平淡,没有了特别的期待和憧憬,再想起这个话题,居然心如止水,不再感觉害怕了。
前段时间,偶然看了一个叫阿图.葛文德的医生写的一本书——《最好的告别》,特别有认同感。我建议所有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都去看看。正确客观的直面死亡(包括意外死亡)以及死亡之前所要经历的衰老、病痛,从而更从容有尊严的离开,比因为惧怕、回避导致死亡和问题来临时毫无准备,或猝然离开,或慌乱而糟糕的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要好得多。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30多岁的小跑友因为触电意外死亡对我触动很大。他喜欢健身、跑步、骑车、游泳等各项运动,拥有令人羡慕的八块腹肌,是个极其阳光极其健康的小伙子。然而,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他自己包括他的家人、朋友谁都不会料到。没有告别、没有交代,有没有想说还未来得及跟所爱的人说出口的话?有没有未了的心愿?无人知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人的寿命由天定,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为什么不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呢?诚然,这需要勇气去克服对死亡的忌讳,才能坦然面对。我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去年在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和器官捐献协议。女儿是名律师,在她的鼓励下,如今我正准备着手写遗嘱,把身后事交代清楚,把说不出口的爱表达出来,如此,可以轻松愉快、了无牵挂的享受活着的每一天,多好啊!
目前,中国是地球上第一个老年人超过一亿的国家。严重的老年疾病或者衰老早晚会来袭,这就像日落一样无可避免。到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当我们不幸遭遇无法治愈的疾病时又该如何抉择?
葛文德说,我们首先要接受变老和死亡这个事实。
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这一切都是正常现象,过程可以延缓(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等方法),但是,无法终止。所以我们需要坦然面对。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我们体内的最后一个备用系统失灵之前,医学护理可以决定这条道路是猛然下降,还是舒展平缓地下降,使我们可以更长久地保持至关重要的生活能力,但是永远不可能阻止它的发生。
其次,如果我们不幸罹患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时,是不惜代价的接受痛苦的治疗还是采取姑息疗法?该如何抉择,这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理智的正视生命的意义。
诚然,没有谁不惧怕死亡,求生的欲望是人的本能。如果你选择积极治疗,那么,你的最后时光可能是这样的:就像电视连续剧,医生导演完每一集,都告诉我们,不要走开,下一集更精彩,但直到最后一集我们才知道,尽管主角很想活,但还是死了。
频繁的放化疗会让你脱发、让你虚弱,你没有任何食欲,吃不下任何东西,你没有时间和力气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你无法享受阳光和蓝天,你呼吸的空气永远是充满了消毒液的味道。你可能永远也走不出医院的大门,永远也回不了家!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这样的生活即使再长,又有什么意义!?
相反,如果采取姑息疗法呢?你不去理会疾病的进展,而是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使用药物止疼和周到的护理使你每天都处于最舒服的状态,体能和食欲都最大化的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你可以享受美食,可以欣赏美景,可以与家人和朋友聊天、聚会,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了自己未了的心愿。即使这个过程很短暂,也好过长时间的无质量的生活。让我们最后的时光每天都充满阳光与爱,这不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吗?
再美好的时光,总有结束的时候。当死亡来临之际,你又会如何抉择呢?最后,你是选择浑身插满各种管子,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像一个毫无生气的机器一样在重症监护室里心智迷失、思维混乱、孤独痛苦、面目狰狞的死去,还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静而有尊严的离开?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但是,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那时的你可能已经没有能力左右自己的选择了。道德、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使得你的亲人不得不被迫选择前者。
“把死亡的权利交还给本人,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和她的朋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必要性。
2006年,在罗点点的倡导下成立了“选择与尊严网站”,提倡“尊严死”,希望人们在意识清醒时在网上签署“生前预嘱”。一个由罗点点发起的“临终不插管俱乐部”应运而生。
博物学家古尔德在1985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同意《圣经传道书》中说的‘生有时, 死有时’——当我活到头的时候,我希望能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终点,并且是以我自己选择的方式”。
生命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存在,也是最短暂的。姑且不去讨论佛教宣扬的所谓往生和轮回是否真实存在。至少在我看来,它之于每个个体来说,只有一次机会。因为短暂,所以珍贵。让我们勇敢的正视疾病与死亡,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如此,人生就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