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

冒死荐片 | 钢的琴,这很东北!

2016-09-14  本文已影响528人  闭眼唱歌

周末看了个电影,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审美。

罗永浩说,让别人知道自己喜欢看什么书是一件挺害羞的事,就好像让别人知道自己喜欢穿什么颜色的内裤一样。电影也是相同的,个人的喜好拿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下介绍,总有点不好意思。

有的时候会像展博一样,把自己最喜欢的变形金刚送给别人,别人却并不懂得其中的价值。

不过这部电影确实值得我“秀一秀内裤”,是时候让你们看看我的审美了!

钢的琴

应该很多人听说过这部电影,我给朋友推荐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奥奥我知道这个电影!但是没看过。”

在豆瓣上,15万人给出了8.3分。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上个世纪末的东北。看这大烟囱,估计也就东北和河北有这个实力。

电影一开场就把观众带入到舞台喜剧一样的画风中。王千源饰演的陈桂林和韩国女演员张申英饰演的小菊站在铁道旁,陈桂林脖子上挂着一把红色的手风琴,小菊穿的“溜光水滑”。

背景是破败的遮雨棚。

这样的布局,就像在演舞台喜剧。

陈桂林和小菊以前是两口子,后来小菊跟一个卖假药的跑了。(真的是卖假药的,后面的情节还解释了是怎么卖的假药)小菊回来想把孩子的抚养权要走。

陈桂林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钢琴家,家里穷,买不起钢琴,学校的钢琴晚上不让用,他就用纸板画了一排琴键,让女儿在这上面练钢琴。

在纸上弹终究不是办法,随着女儿和小菊的感情越来越好,小菊也去法院起诉了。女儿说,谁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走。

陈桂林离婚之后也有了情人淑娴,是个“歌唱家”,就是那种在商店开业典礼的时候唱歌的歌唱家,而且并没有观众。

走投无路的陈桂林连偷学校钢琴的办法都想了,仍然没有让女儿的小手放在黑白键上。不得已,他想到了做一架钢琴。

找了几个旧时工厂里的朋友工友,大家伙儿就这样开工了。影片的后半段都是围绕他们造钢琴的过程展开的。

情节方面就不再剧透啦(好像已经透的差不多了。。。)下面说说为什么这部电影戳中了,我的审美,我的审美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像是电影的镜头,说是电影,某些镜头更像是歌剧、舞台喜剧。

比如上面这一幕。心塞郁结的陈桂林在雪夜中谈着钢琴,琴声和雪花一起飘落而下,在黑暗背景的映衬下,灯光下叼着烟头的陈桂林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忧伤。

这样的镜头是不符合电影情节的,他们没有钢琴,也没有下雪,但是这样的镜头一出现,你就知道导演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并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走进人物的内心。

▲陈桂林和淑娴

同样的表现手法,无需多言,陈桂林和淑娴关系的微妙已经溢于言表。

还有下面这一幕,在钢琴马上要做好的时候,没有任何交代,陈桂兰拿起了手风琴,淑娴换上了表演服,该吹得吹,该跳的跳。

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我知道这是人物内心的外化。舞台剧一样的表演,把人物从情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画外音一样的变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你能感觉到导演的这层用意,你会有一种猜透谜底一样的欣喜。

上面这个镜头在整部影片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蹲在工厂的推车上,陈桂林受众拿着朱红色的手风琴,伴奏受众拿着金黄色的铜管,和黑灰色调的工厂形成刺眼的对比。钢筋水泥中,响起悠扬的音乐,这强烈的碰撞让我思绪万千。

这是理想和现实的较量。王千源脸上严肃认真的表情为这一幕画龙点睛,用无声的语言告诉观众,就算我是个小丑,我也是在认认真真地追求梦想。我想留下女儿,女儿要钢琴,所以我就要做一架钢琴。我知道我是痴人,那我也要说梦,就算是胡说八道,也要一本正经!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很多个镜头让你感叹,导演的思维真怪,不过让你感觉怪的恰到好处。再多一点观众就很难理解,再少一点就落入俗套。

▲做钢琴的工人们在吃饭

▲陈桂林去炸鱼,叼着烟,旁边火车经过

▲充满重工业的东北,一列火车经过,让我想起了卓别林

影片最后,陈桂林和小菊又站到了那个车站,面对着女儿和做好的钢琴,陈桂林脸上的笑满是释然,有带着无奈。

独自一人,他又拉起了那台手风琴

在这部影片中,恋人能看到陪着心爱的人一起犯傻的那种爱情,父母能看到亲情,青年能看到理想和现实,能看到哥们义气,能看到变迁中的东北,能看到男人的担当。。。

没错,这就是我的审美。一部电影,看完之后除了摘下3D眼镜后耳朵旁边的酸痛,除了一肚子的爆米花,还能让你思考一会,还能再以后某一天想起这部电影。

在人生这条单行道上,除了书,能让你走向另一个世界的,也就只有电影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